哈喽,这个问题我刚开始学塔罗的时候也纠结过,我用过来人的经验跟你聊聊我的看法哈。
直接说结论:不一定非买不可,但我个人强烈、强烈、强烈推荐你买一本。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给你拆开讲讲。
首先,为什么说“不一定非买不可”?
因为现在这个时代,免费的资源实在太多了。你买一副牌,里面会附带一本小册子(我们常叫它LWB,“Little White Book”),里面有每张牌最基础的关键词,足够你“查字典”一样地用了。
除此之外,网上有海量的文章、论坛、视频博主,你随便搜搜“圣杯二 含义”,能出来一大堆解释。所以,如果你只是想偶尔抽一张牌,知道个大概吉凶,靠这些免费资源是完全OK的。
但是!为什么我“强烈推荐”你买一本呢?
这就像学做菜,你可以每次都上网搜“鱼香肉丝怎么做”,然后跟着步骤来。但如果你想真正“学会”做菜,理解火候、刀工、调味原理,那买一本靠谱的菜谱,或者跟着一个师傅系统地学,效果是天差地别的。
专门的入门书籍,能给你带来网络零散信息给不了的几样东西:
-
一个完整的“学习系统”:一本好书会带你从塔罗牌的历史、结构(大阿卡纳、小阿卡纳、宫廷牌是什么关系)开始,一步步建立起一个知识框架。它不是孤立地告诉你“这张牌是这个意思”,而是会讲“为什么”是这个意思,它和前后哪张牌有联系,它的元素、数字、符号代表了什么。这个“框架”至关重要,是你以后能灵活解牌的基础。网络信息太碎片化了,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很难形成你自己的体系。
-
一个有深度的“老师”:每一本塔罗书都包含了作者自己多年的研究和解牌经验。阅读一本书,就像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给你上课。他会分享他的解牌思路、技巧,甚至是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比网上那些千篇一律、复制粘贴的牌义要有温度和深度得多。
-
让你专注,培养“牌感”:学习塔罗需要静下心来。抱着一本书,旁边放着你的牌,你可以安安静静地看一张、摸一张、感受一张。这种专注的仪式感,是你在不断切换网页、被各种弹窗广告打扰的网上学习时很难体会到的。这种专注的互动,是培养你和你的牌之间“直觉连结”(也就是牌感)的绝佳方式。
给你的小建议:
-
不用太纠结: 你不需要一开始就买到什么“传世经典”,先找一本评价好、看起来顺眼、语言风格你喜欢的入门书就行。比如很多人推荐的《78度的智慧》,它很经典,像教科书一样全面。还有一些更现代、更侧重直觉的书也很好。你可以先去书店翻翻,或者看看网上的试读,感觉哪个作者像在跟你“聊天”,就选那本。
-
书是地图,不是法律: 书上的牌义是你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它是帮你理解牌的工具,但最终解牌的是你。当你对牌越来越熟悉,你会结合牌面图案和你的直觉,得出比书本更贴合当下问题的解读。
所以总结一下:如果只想玩票,网上查查就行。如果想正儿八经把塔罗当做一个爱好,想学会它,那投资一本几十块钱的书,绝对是你学习路上最划算的一笔投资。它能帮你节省大量自己摸索、走弯路的时间。
希望我的经验对你有帮助!祝你和你的塔罗牌玩得开心!
哈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经验是:不“一定”要,但如果你想少走弯路,系统地入门,买一本靠谱的入门书绝对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这么说吧,你可以把学塔罗牌想象成学一门有78个“字母”的语言。
为什么强烈推荐买书?
一本好的入门书就像是你的“教材+字典”。它会系统地带你走一遍整个塔罗体系:从22张大阿尔卡那牌(故事的主线),到56张小阿尔卡那牌(日常生活的细节),再到宫廷牌(人物角色)和权杖、圣杯、宝剑、星币这四个牌组的含义。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能帮你打下一个非常扎实的基础。当你抽到一张牌完全摸不着头脑时,翻书是最直接、最可靠的解惑方式。
那可以不买书,只在网上学吗?
当然也可以!现在网上免费的资源太多了,各种网站、论坛、视频教学多到看不完。
但缺点也很明显:
- 信息太零散: 你今天看到一个博主讲“宝剑三”,明天又看到另一个App解释“世界”牌,缺乏一个连贯的体系,学起来容易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很难串联起来。
- 质量参差不齐: 网上的信息很多,但不是所有都是准确或深入的。有些解释可能过于个人化或者干脆就是错的,新手很难分辨。
- 容易分心和焦虑: 信息过载会让你不知道该听谁的,反而更迷茫。
所以,我给新手的建议通常是:
-
先买一本公认的好评入门书。 把它当成你的“主线任务”。比如像《其实你已经很塔罗了》(The Ultimate Guide to Tarot)或者《78度的智慧》(Seventy-Eight Degrees of Wisdom)这类经典书籍,它们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能给你一个清晰、稳固的框架。
-
把网络资源当成“支线任务”和“补充材料”。 当你通过书本对一张牌有了基本理解后,再去网上看看不同的人对它的解读,或者学习一些书中没有提到的牌阵。这会极大地丰富你的视角。
-
最关键的,是和你自己的牌互动。 书本给的是“公版”释义,但塔罗的精髓在于牌面上的图像和你个人直觉的连接。多看牌、多感受、多给自己做练习解读,这比看再多书都重要。
总结一下: 书不是唯一的路,但它是一条最稳、最快的路。它能帮你建立一个“知识骨架”,然后你再通过网络资源和个人实践,慢慢地让这个骨架长出血肉,最终形成你自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