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细针穿刺活检(FNA)?这是确诊的必要步骤吗?
创建时间: 8/13/2025更新时间: 8/18/2025
回答 (1)
好的,没问题。我之前也经历过这个阶段,当时也是一头雾水,查了很多资料,也问了医生很多问题。我用大白话给你解释一下,希望能帮到你。
什么是细针穿刺活检(FNA)?是不是必须要做?
你好,看到这个问题,我猜你可能是在体检做B超时发现甲状腺有结节,医生建议你做这个检查,心里有点打鼓吧?别担心,我尽量给你说明白。
先说说,什么是细针穿刺(FNA)?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次非常精准的“侦察任务”。
- 侦察工具:一根非常非常细的针,比我们平时抽血的针还要细一些。
- 侦察地图:医生会用B超(超声波)实时看着屏幕,就像开了“透视挂”一样,能清晰地看到你的结节在哪个位置,长什么样。
- 侦察行动:医生会看着B超屏幕,把这根细针精确地扎到那个可疑的结节里,然后像用吸管吸东西一样,轻轻地吸取一点点里面的细胞组织出来。
- 情报分析:取出来的这些细胞,会送到病理科,让专业的病理科医生(他们是“细胞侦探”)在显微镜下仔细分析,看看这些细胞是“好人”(良性)还是“坏人”(恶性),或者暂时分不清的“可疑分子”。
整个过程很快,通常几分钟就搞定了。感觉上,大部分人会觉得有点像打针,或者被蚊子叮了一下,有点酸胀感,但完全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做完就能走,基本不影响正常生活。
这玩意儿是确诊的必要步骤吗?
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答案是:对于高度怀疑是恶性的结节来说,它基本上是“金标准”,是确诊最关键、最必要的一步。
但并不是所有结节都必须做。我给你打个比方:
B超就像是警察在远处观察一个“嫌疑人”(你的结节)。通过B超,警察能看到这个人的高矮胖瘦、穿着打扮(结节的大小、形状、边界清不清晰、有没有钙化点等)。
- 如果这个人看起来就是个普普通通的路人甲(B超显示结节形态很好,良性可能性极大),那警察就没必要上去盘问了,顶多就是记录一下,让你过段时间再来看看(定期复查)。
- 但如果这个人行踪诡异、贼眉鼠眼(B超显示结节形态不规则、有微小钙化等,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TI-RADS分类到了4类或以上),那警察就必须上前盘问,甚至搜身检查一下身份证了。
这个“上前盘问、检查身份证”的动作,就是细针穿刺(FNA)。
所以,是不是必要,主要取决于你的B超结果。医生会根据B超报告里描述的结节特征(比如TI-RADS分类)来判断这个结节的“可疑程度”。如果可疑程度高,那FNA就是非常必要的。
为什么说它必要?
因为它最大的好处是避免了“一刀切”的误伤。
在没有FNA技术之前,只要B超看着不太好,医生为了安全起见,可能就建议直接手术切掉。但实际上,很多看着“可疑”的结节其实是良性的。做了手术,不仅身上留了疤,甲状腺功能可能还会受影响,得不偿失。
而FNA就像一个“判官”,在手术前就告诉你这个结节的真实身份。
- 结果是良性:太好了!那你基本就放心了,只要听医生的话定期复查B超就行,免了手术之苦。
- 结果是恶性:虽然心里难受,但这也是个明确的信号。你可以和医生从容地讨论下一步的手术方案,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不是稀里糊涂地挨一刀。
- 结果是“意义不明确”或“可疑”:这种情况也有,大概占10%-20%。意思是细胞的样子有点奇怪,但又不够典型的“坏人”模样。这时候医生会结合你的其他情况,跟你讨论是选择继续观察,还是做个诊断性的手术来最终确认。
总结一下
- FNA是什么? 就是用一根很细的针,在B超引导下,从你的甲状腺结节里取出一点细胞来化验,看看是良性还是恶性。它是一个微创、安全、快速的检查。
- 是不是必须做? 不一定。如果你的结节在B超下看起来很“安全”,医生会建议观察。但如果看起来“可疑”,那FNA就是术前判断结节性质最重要、最准确的方法,是避免不必要手术的关键一步。
- 别害怕。 这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绝大多数人做完都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他们是为了让你得到最准确的诊断和最合适的治疗。
希望我的解释能让你心里踏实一些。放轻松,一步一步来,听医生的安排就好。祝你检查顺利,结果是良性的!
创建时间: 08-13 12:25:34更新时间: 08-13 15:3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