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自然灾害多发国,我应该如何为地震、台风、洪水等风险做准备?

创建时间: 8/11/2025更新时间: 8/17/2025
回答 (1)

嗨,朋友!看到你问这个问题,说明你非常有远见。在日本生活,和自然灾害“共存”确实是一门必修课。不过别太担心,日本整个社会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只要我们提前做好准备,就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我在这里住了几年,也经历过几次不大不小的地震和台风,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日本这边的官方建议,给你梳理一下,希望能帮到你。


一、 “战前准备”:平时就要做好的事

这部分是最最重要的,灾害来临时的从容,都源于平时的准备。

1. 了解你脚下的土地:风险排查

在你买房或者租房之前,这绝对是第一步!

  • 查阅“防灾地图”(ハザードマップ / Hazard Map)

    • 这是日本每个市、区政府都会发布的地图,会用不同颜色标出你家附近发生洪水、海啸、泥石流等灾害时的淹水深度和危险区域。
    • 怎么找? 很简单,Google搜索 [你所在区域名] + ハザードマップ。比如 “世田谷区 ハザードマップ”
    • 通过这个地图,你能直观地知道:“如果发大水,我家会不会被淹?能淹多深?”“我家离避难所有多远?”
  • 确认房屋的“抗震标准”(耐震基準)

    • 日本的建筑抗震标准一直在更新。一个关键的时间点是 1981年6月1日
    • 新耐震基準(1981年后): 要求房屋能抵抗“震度6强到7”的地震(日本的地震烈度标准,7是最高级)而不倒塌。买房或租房时,尽量选择1981年以后建的,尤其是2000年以后木造房屋标准又更新了一次,更安全。房产中介一定会告诉你建筑年份。

2. 家居环境的安全布置

  • 固定大家具: 这是防止地震时二次伤害的关键!高大的书柜、衣柜、冰箱、微波炉等,一定要用防倒的固定带或L型金属件固定在墙上。宜家、Nitori或者Amazon上都有卖,安装也很简单。
  • 玻璃防飞溅: 在窗户和玻璃柜门的玻璃上贴一层防爆膜。地震时就算玻璃碎了,也不会飞得到处都是,伤到人。
  • 别在床头放重物: 头顶上方的置物架最好空着或者只放软的东西。
  • 规划逃生路线: 确保从卧室到门口的路线通畅,不要堆放杂物。

3. 准备两个“救命包”

灾害发生后,可能会停水、停电、停气,物流中断。所以要准备两种应急包。

  • “紧急避难包”(非常持出袋)

    • 这是紧急撤离时,背上就跑的包。目标是支撑你到达避难所并度过最初的24-72小时。
    • 放在哪? 放在玄关或者床边等随手能拿到的地方。
    • 里面装什么?
      • 水和食物: 至少1升水,一些高能量、能直接吃的食物(能量棒、饼干、羊羹等)。
      • 照明工具: 带备用电池的手电筒,或者手摇充电的。头戴式电筒能解放双手,强烈推荐。
      • 信息工具: 便携收音机(获取官方信息非常重要!)、手机充电宝。
      • 个人用品: 少量现金(ATM可能停摆)、身份证件复印件、常用药、备用眼镜/隐形眼镜、生理用品、口罩、消毒湿巾。
      • 保暖和防护: 轻便的毯子或保温膜、雨衣、厚手套、口哨(用来呼救)。
  • “居家储备物资”(備蓄品)

    • 这是为无法外出、需要在家坚守准备的。目标是支撑全家人 3天到1周 的生活。
    • 放在哪? 储藏室、壁橱等方便取用的地方。
    • 储备什么?
      • 水: 最重要的!按每人每天3升计算。买几箱矿泉水放着就行。
      • 食物: 方便面、罐头、咖喱料理包(レトルト食品)、米、麦片等。别忘了给宠物准备。
      • 生活用品: 简易厕所(非常重要!断水后马桶不能用)、大量的纸巾和湿巾、垃圾袋、卡式炉和备用气罐(可以烧水煮东西)。
      • 药品: 除了常用药,再备一个急救箱(创可贴、消毒水、纱布等)。

小贴士: 日本的防灾用品产业非常发达,可以直接在网上或家居中心买到打包好的“防灾套装”,然后再根据自己家庭的需要补充一些个性化的东西,非常方便。


二、 “临阵应对”:灾害发生时该做什么?

1. 地震(Jishin)

口诀:趴下(Drop)、掩护(Cover)、稳住(Hold On)!

  • 在室内:

    1. 立刻远离窗户、书柜等可能倒塌或破碎的物体。
    2. 迅速钻到坚固的桌子底下,或者用坐垫、枕头保护头部,躲在承重墙的墙角。
    3. 抓住桌腿,稳住身体,直到摇晃停止。
    4. 摇晃停止后,不要急着往外跑! 先确认自己和家人是否受伤。穿上鞋子(防止踩到碎玻璃)。
    5. 立刻关闭燃气总阀! 如果闻到煤气味,千万不要开任何电器开关,开窗通风后迅速撤离。
    6. 打开门窗,确保逃生通道。高层建筑的电梯会停运,必须走楼梯。
  • 在室外:

    1. 用包或手臂保护头部,远离楼房、电线杆、广告牌等任何可能倒塌的东西,跑到开阔地带。
    2. 如果在开车,缓慢减速靠边停车,留在车内,通过收音机获取信息。

2. 台风(Taifū)和暴雨(Ōame)

台风和暴雨是有预警时间的,所以准备更从容。

  • 台风来临前:

    1. 把阳台或院子里容易被吹走的东西(花盆、晾衣架等)收回室内。
    2. 加固门窗,关好雨户(如果家里有的话)。
    3. 检查排水口是否通畅。
    4. 给手机、充电宝充满电。可以给浴缸蓄一盆水,以备停水时冲厕所用。
    5. 密切关注气象预警和政府发布的“避难劝告/指示”。
  • 台风期间:

    1. 待在室内,不要外出! 尤其是不要因为好奇去看河水或海浪,非常危险。
    2. 如果政府发布了 “避难指示”(警戒等级4),意味着危险迫在眉睫,住在危险区域(比如河边、低洼地带)的人必须立即撤离到指定的避难所。

3. 洪水(Kōzui)

洪水通常由台风或持续暴雨引发。

  • 关注预警: 当地政府会根据河流水位发布避难信息。手机上的防灾App(如Yahoo!防災速報)会第一时间推送。
  • 水平避难 vs. 垂直避难:
    • 水平避难: 指的是离开家,前往地势更高的安全场所或政府指定的避难所。这是首选。
    • 垂直避难: 如果洪水来得太快,来不及撤离,就往自家楼上或附近坚固建筑的高层转移。这是万不得已的选择。

三、 “战后恢复”:灾后要做的事

  • 确认安全: 检查家人和邻居的安全。
  • 获取信息: 通过收音机、手机App或社区广播获取官方信息,不要轻信谣言。
  • 联系家人: 灾后通信网络可能会拥堵。日本有“灾害用留言专线171”,可以用来报平安或查询亲友信息。提前和家人约定好联络方式。
  • 互帮互助: 灾后恢复需要大家的力量。力所能及地帮助邻里,社区的恢复也会更快。

总结一下:

在日本,防灾不是一件“偶尔想起”的事,而是像吃饭睡觉一样融入日常的生活习惯。一开始可能会觉得有点麻烦,但只要把“查地图、固家具、备物资”这三件事做好,你就已经跑赢了90%的人。

记住,最好的策略永远是 “备えあれば憂いなし”(有备无患)。祝你在日本的生活安全又安心!

创建时间: 08-11 12:43:26更新时间: 08-12 02:5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