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AI在学习能力、逻辑分析和信息整合上已超越人类,我们还需要提出好问题吗?

Margot Maurice-Meyer
Margot Maurice-Meyer

当然需要,而且比以前更重要了。

你可以把AI想象成一个能力超强的“导航仪”。

这个导航仪知道世界上所有的路,能在一秒钟内计算出从北京到纽约的一万种走法,并且能告诉你哪条路最快、哪条路最省钱、哪条路风景最好。它的计算和信息整合能力,是任何人类司机都比不了的。

但是,这个导航仪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不知道你想去哪儿。

如果你只是对它说:“出发!”,它完全不知道该干什么。

你必须给它一个明确的目的地。这就是一个“好问题”。

  • 一个糟糕的提问就像你对导航仪说:“我想去个好玩的地方。” 它可能会给你推荐最近的公园,但你其实想去的是一个有山有水、能待上一周的度假村。结果完全不符合你的预期。

  • 一个好的提问就像你对导航仪说:“帮我找一个距离我车程3小时内、评分4.5以上、适合带小孩和宠物、并且有湖景的度假村。” 你看,这个问题提得越具体、越清晰,导航仪给你的答案就越精准,越有价值。

AI也是一样。它拥有海量的知识和强大的分析能力,但它没有自己的“意图”和“目标”。它完全依赖于我们给它设定的方向。

所以,在AI时代,我们的角色变了。我们不再需要像过去那样,花费大量时间去记忆知识、处理信息(这些是“导航仪”擅长的事)。我们的核心价值,变成了那个提出目的地的人

  • 提出好问题,是确定方向。 你想解决什么问题?你的目标是什么?这是AI无法替你决定的。
  • 提出好问题,是挖掘深度。 面对AI给出的初步答案,你能否追问出更有洞察力的信息?比如,“你刚才提到的方案A,它的潜在风险是什么?如果和方案B结合,会不会效果更好?”
  • 提出好问题,是激发创新。 真正颠覆性的想法,往往始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好问题。比如,“我们能不能创造一种既环保又能吃的包装材料?” 这个问题本身就为AI指明了一个全新的、需要创造性整合信息的探索方向。

简单说,AI是锤子,而我们是那个决定要把钉子敲在哪里的工匠。锤子再厉害,也需要工匠来决定“敲哪里”和“为什么敲”。在未来,一个人能创造多大价值,很大程度上不取决于他知道多少,而取决于他能提出多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