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聊到David "Avocado" Wolfe (戴维·沃尔夫),这可真是个话题人物。你可能在网上刷到过他,一头长发,抱着个水果,满脸热情地跟你讲某种“超级食物”有多神奇。他的东西看起来特别吸引人,因为他把健康描绘得简单、自然又充满灵性。
但要怎么分辨他说的到底有多少是真材实料,又有多少是“加了特效”的营销呢?作为一个围观和研究他很久的“用户”,我给你总结了几个特别好用的方法,帮你轻松“卸妆”,看清他话术背后的本质。
如何评估David Wolfe的营销夸大成分?
你可以从下面这几个角度,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分析:
1. 警惕“奇迹”、“万能”这些词儿
这是最直接的第一个警报。当一个人开始用“奇迹疗法”、“包治百病”、“古老的秘密”、“终极排毒”这类词语来形容一种食物或方法时,你就要格外小心了。
- 现实世界是怎样的? 真正的营养学和医学是非常严谨和复杂的。没有哪一种食物是“万能神药”。蓝莓对身体好,但它不能治愈癌症。西兰花营养丰富,但它不能让你返老还童。
- Wolfe会怎么说? 他可能会拿起一种异国浆果(比如Goji Berry枸杞,或者Cacao生可可),然后告诉你这是“大自然的恩赐”,能解决你从情绪低落到免疫系统崩溃的所有问题。
评估方法: 听到“奇迹”这个词,就在心里打个问号。问问自己:“如果真这么神奇,为什么全世界的医院和科研机构没有普及它?”
2. 听起来很“科学”,但经不起推敲的术语
这是他非常擅长的一招:用一些听起来高深莫测,甚至有点“科学感”的词,来包装一个其实很简单的概念,或者干脆就是一个伪概念。
- 举个栗子: 他特别喜欢谈论食物的“振动频率”(vibrational energy)或者“颜色疗法”(color therapy)。比如,“吃下这个紫色的食物,它的高频振动能疗愈你的能量场”。
- 现实是怎样的? 在物理学里,“振动频率”是存在的,但在营养学里,用它来衡量食物好坏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这更像是一种感性的、诗意的比喻,而不是科学事实。他又比如那个著名的梗,说“巧克力是爱的八度音阶”(Chocolate is an octave of love),听起来很浪漫,但跟化学、营养学没半毛钱关系。
评估方法: 当你听到一个你从未在正规科普或教科书里见过的“科学术语”时,马上去搜一下。看看维基百科、权威医疗网站(比如Mayo Clinic、WebMD)或者大学研究机构是怎么说的。如果搜出来的结果大部分都指向类似的“另类疗法”网站或者他自己的圈子,那基本可以断定这是个营销术语。
3. “研究表明……” —— 但到底是哪个研究?
这是所有营销话术的经典套路。他们会模糊地引用“科学研究”来增加可信度,但从不给出具体来源。
- Wolfe会怎么说? “大量的研究表明,喜马拉雅粉盐比普通盐健康得多,因为它包含了84种微量元素,并且来自亿万年前纯净的海洋。”
- 现实是怎样的?
- 他不会告诉你具体是哪个研究,发表在哪本期刊上。
- 他不会告诉你那“8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微乎其微,你得吃下几公斤的盐才可能获得有意义的剂量,而那时候你早就因为盐中毒进医院了。
- 他更不会告诉你,这些微量元素里也包含了一些放射性元素和重金属(当然,含量也是极低的),但他只挑好听的说。
评估方法: 记住一句话:“没有出处的‘研究表明’,都是在耍流氓。” 真正严谨的说法会是:“根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2023年发表的一项涉及两万人的双盲对照研究显示……” 如果他只说“研究表明”,你就当他没说。
4. 树立一个“共同的敌人”
这是一个非常高明的心理战术。通过树立一个强大又邪恶的“敌人”,比如“主流医学”、“大制药公司(Big Pharma)”、“政府阴谋”、“加工食品”,他能迅速和你建立一种“我们才是一伙的”的信任感。
- 他是怎么做的? 他会告诉你,那些简单、便宜又有效的自然疗法,都被“他们”刻意打压和隐瞒了,因为“他们”想让你一直生病,然后好多卖药赚钱。而他,David Wolfe,就是那个不畏强权、揭露真相的英雄。
- 这种说法的效果: 你会觉得他很勇敢,他和你站在一边,是为了你好。这样一来,你对他后续推销的产品和理念的戒心就会大大降低。
评估方法: 警惕这种“阴谋论”叙事。现实世界是复杂的,现代医学有它的问题,但它也确实是人类对抗疾病最有效的工具。任何把问题简化成“好人vs坏人”的二元对立的说法,通常都是为了煽动情绪,而不是理性讨论。
5. 顺藤摸瓜,最后总能摸到他的“购物车”
说一千道一万,他的很多“布道”最终都指向一个目的——卖东西。
- 路径是这样的:
- 先通过极具煽动性的言论吸引你的注意力(比如“蘑菇是从外太空来的”)。
- 然后给你一套听起来很美的健康哲学。
- 最后,非常“自然”地引出他自己公司卖的“超级食物”粉末、保健品、巧克力、书籍或者价格不菲的在线课程和度假营。
评估方法: 跟踪一下他的信息流。看看他提供的“免费建议”最终把你引向了哪里。如果每一条路都通向他的网店,那么他的“分享”就不是纯粹的知识普及,而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营销漏斗。你需要为他的观点付费,这本身就值得怀疑。
总结一下,怎么当个聪明的“食客”?
评估David Wolfe这类营销大师的夸大成分,其实就是在锻炼你的批判性思维。
- 别全盘否定: 吃天然、未加工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这本身是没错的。Wolfe说的东西里,也掺杂着一些公认的健康常识。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用9句真理(比如“蔬菜对你有好处”)来包裹那1句你想让他卖给你的夸大之词(比如“但你必须吃我卖的这种超级蔬菜粉,因为它有宇宙能量”)。
- 分离事实和观点: “鳄梨富含健康脂肪”是事实。“吃鳄梨能让你连接地球母亲的能量”是他的观点和营销。我们要学会区分这两者。
- 相信常识和平衡: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关于平衡、多样和适度。任何承诺走捷径、靠一种“神奇食物”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说法,基本上都可以一笑置之。
说到底,保持好奇,但更要保持清醒。对自己的健康负责,最好的方式是参考多方权威信息,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任何一个“大师”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