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为何反对在投资中过度使用“模型”或“系统性公式”?
创建时间: 7/30/2025更新时间: 8/17/2025
回答 (1)
查理·芒格反对过度使用“模型”的核心原因:现实世界的复杂性远超任何单一公式
查理·芒格本人是“心智模型”最著名的倡导者,但他强烈反对在投资中过度依赖,尤其是滥用那些从金融或经济学等单一学科中衍生出的“系统性公式”或“模型”。这看似矛盾,实则体现了他思想的精髓。他反对的不是“模型”本身,而是思想上的懒惰、学科上的狭隘以及对复杂现实的过度简化。
具体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 “铁锤人倾向”:认知上的致命缺陷
这是芒格最常引用的概念:“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To a man with only a hammer, every problem looks like a nail.)
- 单一模型的局限性:如果一个投资者的工具箱里只有从商学院学来的金融模型(如贴现现金流DCF、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等),他就会试图将所有复杂的商业问题都硬塞进这个模型的框架里。
- 忽略关键变量:这种做法会让他忽略模型无法量化的、但却至关重要的因素,比如企业文化、管理层品质、品牌护城河的强度、客户的忠诚度、技术变革的颠覆性风险等。
- 案例:芒格和巴菲特经常嘲笑学术界将“风险”等同于股价“波动性”(Beta系数)的做法。在他们看来,真正的风险是“永久性资本损失的可能性”,这与股价的短期波动关系不大,而与企业的基本面和买入的价格息息相关。
2. 对“精确的错误”的警惕
许多金融模型追求数学上的精确,但这种精确往往是虚假的。
- 输入决定输出:以DCF模型为例,其结果高度依赖于对未来现金流、增长率和贴现率的假设。这些假设只要有微小的变动,得出的“精确”估值就会天差地别。而对未来几十年的预测,本质上就是一种猜测。
- 宁要模糊的正确:芒格认为,这种模型制造了“精确的错误”(precise nonsense)。他宁愿追求“模糊的正确”(approximately right),即通过定性分析和常识判断,得出一个大致正确的价值区间,而不是一个看似科学却毫无意义的精确数字。比如,他会问:“这生意是不是好到不用计算器就能看出来它很便宜?”
3. 现实世界是复杂的“生态系统”,而非物理实验室
金融和经济学模型常常借鉴物理学的思维,试图找到普适的、可预测的规律。但芒格认为,商业世界更像一个复杂的、自适应的生态系统。
- 多重因素交织:一个公司的成败由无数个相互关联、动态变化的因素决定,包括竞争格局、政府监管、宏观经济、技术迭代以及最重要的——人类非理性的心理。
- 不可预测性: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会产生“涌现”现象(Emergence),其结果往往是不可预测的。任何单一的、线性的公式都无法捕捉这种复杂性。
4. 忽略了最强大的力量:人类心理学
芒格认为,若不了解心理学,就无法真正理解市场。
- 非理性行为:标准的金融模型大多建立在“理性人”假设之上,但这与现实严重不符。市场中充斥着由贪婪、恐惧、嫉妒、从众、过度自信等心理偏见驱动的非理性行为。
- Lollapalooza效应:芒格用这个词来形容多种心理偏见在同一方向上共同作用,从而产生极端结果的现象(如泡沫或崩盘)。这是任何数学公式都无法预测的。理解这些心理偏见,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心智模型”,能帮助投资者利用他人的错误,并避免自己犯错。
芒格的解决方案:构建“多元心智模型”的格栅(Latticework of Mental Models)
芒格并非要我们抛弃所有模型,而是提倡建立一个跨学科的、立体的“心智模型格栅”。
他认为,你需要在头脑中拥有来自各个重要学科的“大思想”(The Big Ideas),并将它们融合成一个相互连接的思维框架。当遇到问题时,可以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如心理学、历史学、工程学、生物学、物理学等)进行审视,从而得到一个更全面、更接近真相的认知。
学科 | 关键心智模型举例 | 在投资中的应用 |
---|---|---|
工程学 | 冗余/备份系统、断裂点、安全边际 | 投资时要求极高的安全边际,构建能抵御意外冲击的投资组合。 |
生物学 | 进化论、自然选择、生态位 | 理解商业竞争的残酷性,寻找拥有强大“护城河”能长期生存的企业。 |
心理学 | 激励机制、社会认同倾向、避免不一致性倾向 | 分析管理层的激励是否合理,理解市场泡沫和恐慌的成因。 |
物理学 | 临界质量、牛顿运动定律 | 理解规模效应和商业世界中的“赢家通吃”现象。 |
数学 | 复利、排列组合、决策树理论 | 理解长期持有的力量,计算不同决策的概率和期望值。 |
总结来说,芒格反对的不是模型,而是“模型依赖症”和“思想的孤岛”。他认为,投资是一项综合性的智力活动,试图用一个简单的公式去套用复杂多变的商业世界,无异于管中窥豹。唯有通过建立一个强大的、跨学科的“心智模型格栅”,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看清别人看不到的机会和风险。
创建时间: 08-05 08:43:31更新时间: 08-09 02: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