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期间是否存在潜在的金融危机风险?

兵 孟
兵 孟
Former central banker, expert in macro-prudential policy.

好的,关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这样的:


新冠疫情期间是否存在潜在的金融危机风险?

答案是:绝对存在,而且风险一度非常高。

我们可以把新冠疫情想象成一颗突然砸向全球经济这台精密机器的巨石,差一点就让整个系统崩溃了。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当时的情况确实非常惊险。

主要风险体现在这几个方面,我用大白话给你解释一下:

1. 经济突然“休克”

  • 想象一下,工厂停工、飞机停飞、商店关门、大家都待在家里……整个经济活动几乎在一夜之间被按下了“暂停键”。这在现代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经济就像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突然一脚急刹车,车上的一切都会被甩出去,非常危险。

2. 企业现金流断裂(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

  • 这是最直接的导火索。比如你开了一家餐厅,突然不让营业了,你的收入瞬间归零。但你每个月还要付房租、付员工工资、还银行贷款。这就是现金流断裂
  • 当成千上万的企业都面临这个问题时,它们就会开始大量裁员,并且还不上银行的钱。企业大面积倒闭,就会导致银行出现大量坏账,如果银行也扛不住倒闭了,那金融危机就开始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就是从一个点开始,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接一个倒下的。

3. 金融市场的极端恐慌

  • 你可能还记得2020年3月份全球股市的疯狂暴跌,美股甚至在短短10天内出现了4次“熔断”(就是跌得太狠了,暂停交易)。
  • 这背后是巨大的恐慌。投资者不知道疫情会多严重、持续多久,所以他们疯狂地抛售股票、债券等一切资产,只想换成现金。这种行为就像在银行门口发生的“挤兑”,如果大家都去取钱,银行就会被掏空。当金融市场上所有人都想卖出,没人想买入时,整个市场的流动性就会枯竭,系统就瘫痪了。

4. 债务炸弹随时可能引爆

  • 在疫情之前,很多国家和企业的债务水平就已经非常高了,可以说是“债台高筑”。疫情导致它们的收入锐减,偿还债务的压力陡然增大。
  • 一旦某个大型企业甚至某个国家宣布“我还不起钱了”(债务违约),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引爆全球的债务危机

那为什么最后没有演变成像2008年那样全面的金融危机呢?

简单说就是:各国政府和央行用“史无前例”的力度强行把火扑灭了。

  1. 疯狂“印钱”:以美联储为首的全球各大央行开启了无限量化宽松模式,也就是向市场注入海量的资金,把利率降到接近零。目的是确保金融系统里有足够足够多的钱在流动,不让任何一个环节因为缺钱而“堵塞”。
  2. 政府直接“发钱”:各国政府推出了巨额的财政刺激计划。比如直接给居民发补贴(就像美国的几轮现金支票),为企业提供巨额的低息贷款和补助,帮它们支付工资和租金,强行给企业和家庭“续命”。

总结一下:

我们其实是在悬崖边上走了一遭。金融危机之所以没有全面爆发,不是因为风险不存在,而是因为各国政府和央行动作够快、手段够猛,用天量的资金暂时“淹没”了危机。

当然,这种“猛药”的后遗症也很明显,那就是后来我们在全球范围内都经历的高通胀。救市的钱太多了,而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却没有跟上,物价自然就水涨船高了。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