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自行车和山地自行车有哪些主要区别?

Adina Striebitz-Cichorius
Adina Striebitz-Cichorius
Urban cycling advocate and daily bike commuter for over 7 years.

这么说吧,你可以把公路自行车和山地自行车想象成汽车里的“跑车”和“越野车”,它们的设计初衷和使用场景完全不同。

最直观的几个区别:

  1. 轮胎完全不一样

    • 公路车:轮胎又细又窄,胎面很光滑,几乎没有花纹。这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和地面的摩擦力,让你在平坦的柏油路上能骑得飞快。
    • 山地车:轮胎又宽又厚,上面布满了深深的、疙疙瘩瘩的纹路(我们叫它“齿胎”)。这能让它在泥土、沙石、树根交错的山路上获得强大的抓地力,不容易打滑,更安全。
  2. 车把形状不同

    • 公路车:用的是弯的、像羊角一样的“弯把”。这种设计能让你趴低身体,减少风阻,骑得更快。而且长途骑行时,你可以变换多种握把姿势,手腕和手臂不容易累。
    • 山地车:基本都是平直的“一字把”或稍微有点弧度的“燕把”。这种车把更宽,操控起来更灵活直接,方便你在颠簸复杂的路况下稳定地控制方向。
  3. 有没有“减震”

    • 公路车:完全没有减震装置。整个车架是硬的(我们叫“硬叉”),因为默认你骑的都是平路,减震会卸掉你蹬踏的力量,影响速度,而且还会增加重量。
    • 山地车:这是它的核心特征之一。它至少有前轮减震(前叉是带伸缩功能的),很多还有后轮减震(车架中间也有个减震器)。这个东西是用来吸收路面的颠簸和冲击的,比如冲下台阶、碾过石头,全靠它来缓冲,不然屁股和手早就颠麻了。
  4. 车架和骑行姿势

    • 公路车:车架设计得更轻巧、纤细,追求极致的轻量化。骑上去的姿势是比较“趴”的,身体会向前伸展,这样更符合空气动力学,说白了就是为了快。
    • 山地车:车架看起来就“粗壮”得多,非常结实,能经受住各种冲击。骑行的姿势相对更直立、更舒服,视野也更好,方便你随时观察前方的复杂路况。

总结一下:

  • 如果你想在城市马路、郊区公路上骑行,追求速度,享受风驰电掣的感觉,那就选公路车
  • 如果你喜欢去山里、林间小道探险,喜欢挑战各种坑洼不平的路面,享受越野的乐趣,那就选山地车

它俩就像是两个不同领域的专家,虽然都是自行车,但玩法和乐趣点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