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也 康弘
智也 康弘
Student researching bicycle engineering and sustainable transport solutions.
选车架这事儿,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别被一堆数据吓到,记住几个关键点就行。
最直观、最重要的一招:跨过去试试
这是最经典也最靠谱的方法,尤其是你去实体店买车的时候。
- 把自行车立在地上,你人站到车架上管(就是前面那根横梁)的正上方。
-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稳稳站住。
- 这时候,你的裆部和车架上管之间应该有空隙。
- 公路车/城市车:有个2-5厘米(大概一到两根手指)的空隙就比较合适。这样万一要紧急跳下车,不会磕到要害。
- 山地车:因为路况颠簸,需要的安全空间更大,最好有5-10厘米(一个拳头)的空隙。
如果裆部紧紧贴着上管,甚至要踮脚才能跨过去,那这车架肯定太大了。如果空隙过大,说明车架可能偏小,你骑起来会感觉很憋屈,伸展不开。
想在网上买车?量“腿长”
如果你没法现场试车,那就得靠自己测量了。这里最重要的不是你的身高,而是你的腿内侧长(Inseam)。同样身高的人,腿长可能差很多。
怎么量?
- 光脚,背靠墙站直。
- 找一本有一定厚度的硬壳书(比如字典),夹在两腿之间,用力向上顶,模拟你坐在车座上的感觉。
- 保持书本水平,然后请家人或朋友帮你量一下从书本上沿到地面的垂直距离。这个就是你的腿内侧长。
拿到这个数据后,可以套用一个简单的公式:
- 公路车车架尺寸 ≈ 腿内侧长 × 0.67
- 山地车车架尺寸(英寸)≈ (腿内侧长 × 0.67 - 10) / 2.54
注意: 这只是个估算!不同品牌的尺码标准不一样,有的用S/M/L,有的用厘米,有的用英寸。最好的办法是拿着你的腿长数据,去官网查他们提供的尺码建议表,那才是最准的。
除了车架大小,还有个感觉叫“伸展”
车架大小(主要是高度)决定了你能不能安全地骑,而车架的长度则决定了你骑得舒不舒服。这个长度通常叫“Reach”,你可以简单理解为你手伸到车把的距离。
如果车子太长,你趴得太厉害,腰和脖子会很累。如果太短,你又会缩成一团,发力也不顺畅。这个很难用公式算,主要靠感觉。这也是为什么我强烈建议你去试骑。
总结一下我的建议:
- 首选去车店:让有经验的店员帮你,并且一定要跨上去试试,能骑一圈感受一下最好。你的身体感觉是不会骗人的。
- 网购做足功课:精确测量自己的腿内侧长,然后仔仔细细地去看官网的尺码推荐表。可以多看看买家评论,找找和你身材差不多的人选的什么尺码。
- 别死磕数据:尺码表是参考,不是绝对真理。每个人的身体比例、柔韧性都不同。稍微有点偏差,后期可以通过调整车座高度、前后位置,或者换个不同长度的把立来微调,但前提是车架大体上是合适的。一个完全错误的尺寸是没法救的。
记住,合适的车就像合适的鞋,只有自己试过才知道。祝你早日找到自己的“宝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