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房产的'资产价值'更多体现在土地上还是建筑物上?
嗨,朋友!关于这个问题,我可以给你一个非常明确的答案。
一句话概括: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土地。
为了方便你理解,我来给你打个比方。
你可以把日本的房子(特指建筑物本身)想象成一件“消耗品”,甚至有点像汽车。新车一落地就开始贬值,日本的房子也是一个道理。而房子下面的那块地,才更像是那个能保值甚至增值的“车位”。
下面我给你拆开来细说一下。
为什么说建筑物是“消耗品”?
在日本,建筑物本身是会随着时间不断“折旧”的,价值会逐年下降。主要有几个原因:
-
法定耐用年数 (法定耐用年数) 这是税法上的一个概念,但深刻影响了市场观念。日本税务部门给不同结构的建筑设定了“使用寿命”:
- 木造建筑(比如常见的一户建):22年
- 钢筋混凝土建筑(比如高级公寓):47年
过了这个年限,从税务上看,建筑物的价值就趋近于零了。虽然房子还能住,但在市场上,它的价值已经大大降低。
-
对“新”的偏好 日本人普遍有“新筑情结”,更喜欢买新房子。加上建筑技术、抗震标准、房屋设计等更新换代很快,导致二手房,特别是房龄老的二手房,吸引力会下降。
-
维护和修缮成本 房子越老,需要维修的地方就越多,比如外墙、屋顶、内部设备等,这些都是持续的支出。
所以,你买的房子,单看“建筑物”这部分,它的价值曲线基本是持续向下的。
为什么说土地是“核心资产”?
与建筑物相反,土地的价值相对稳定,甚至在好的地段会随着时间增值。
-
稀缺性 日本是一个多山、平原少的国家,适合居住和商业开发的土地是有限的。尤其是在东京、大阪、福冈这样的大城市,土地更是寸土寸金。物以稀为贵,这是永恒的道理。
-
永久性 建筑物会老旧、会过时,甚至可能因为地震等原因损毁。但土地是永久存在的。就算房子没了,土地还在,你可以在上面重新盖一座新房子。所以,土地所有权(所有権)是这份资产里最硬核的部分。
-
地段为王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土地的价值和它的位置是死死绑定的。靠近主要车站、商业区、好学区的土地,需求量大,价值就高,且非常抗跌。经济好的时候它领涨,经济不好的时候它也最保值。
这对我们买房有什么启示?
理解了“地贵房贱”这个核心逻辑后,你在日本看房和投资时,思路就会清晰很多:
-
买一户建(独栋别墅)时: 你买到的是完整的土地所有权和上面的房子。所以,房子的新旧、大小固然要看,但更关键的是这块地的位置、形状、大小和价值。一个破旧的房子,如果地段极佳,那它依然是“黄金屋”,因为真正的价值在土地上。
-
买公寓(マンション)时: 你买到的是这套房子的专有权,以及整栋楼所在土地的一小部分“所有权份额”。所以,公寓的价值不仅取决于房子本身(楼层、朝向、装修),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在的地段。这就是为什么市中心的高级老公寓,即使房龄三四十年了,依然价格不菲,因为它占据了稀缺的土地资源。
-
投资角度看: 投资日本房产,本质上更像是在投资“土地”。一个偏远乡下带泳池的崭新大别墅,其资产价值很可能不如东京山手线内一个位置绝佳的“老破小”。因为前者的土地不值钱,房子在快速贬值;而后者的房子虽然价值趋近于零,但那块地的价值却在稳步增长。
总结一下
记住这个在日本买房的基本公式:
房产总价 ≈ 土地价值 + 建筑物价值
其中,“建筑物价值”是一个随着时间递减的变量,而“土地价值”才是决定你这份资产长期价值的核心和压舱石。
所以,当你在评估一套日本房产时,请务必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土地上。
希望这个解释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