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认为,受害者在关系初期为何会主动忽视那些危险信号(Red Flags)?
哈喽,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困惑,甚至亲身经历过。根据杰克森·麦肯锡书里的观点,以及很多人的真实体验,我可以帮你梳理一下,为什么我们在感情刚开始的时候,会“选择性失明”。
这事儿其实挺复杂的,不是一句“当时太傻了”就能解释的。我们可以把它拆分成几个点来看:
1. “爱情轰炸”让你戴上了滤镜
想象一下,你遇到了一个人,他/她简直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
- 疯狂的赞美和关注:你从来没遇到过一个人这么懂你,把你夸得天上有地下无。你随口说的一个小爱好,他记得清清楚楚;你工作累了,他会第一时间出现给你安慰。这种强度和密度的关注,会让你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特别的人。
- 快速进入“我们”的状态:认识没几天,他/她就开始规划你们的未来,什么一起旅行、见家长、甚至结婚生子。这种“未来承诺”会让你觉得这段关系非常认真和确定,安全感爆棚。
在这种猛烈的攻势下,你整个人都沉浸在一种“被完美地爱着”的幸福感里。这时候,那些小小的“危险信号”就像电影院里有人小声讲电话一样,虽然有点烦,但电影太好看了,你选择暂时忽略它,不想让它破坏你的观影体验。
2. “灵魂伴侣”的假象
有毒的伴侣在初期非常擅长**“镜像”(Mirroring)**。他们会像一面镜子一样,完美地反射出你所有的喜好和价值观。
你喜欢摇滚,他也说自己是摇滚迷;你说想去冰岛看极光,他说那也是他毕生的梦想。
你感觉自己找到了失散多年的“灵魂伴侣”,这种契合度高到不真实。在这种“我们天生一对”的设定下,当对方偶尔表现出控制欲(比如查你手机)或是不尊重(比如贬低你的朋友)时,你的第一反应往往是:
“不可能,我们这么合拍,他/她肯定不是故意的。” “是不是我太敏感了?他只是太在乎我了而已。”
你为了维护这个“灵魂伴侣”的美好设定,会主动为对方的奇怪行为找理由。
3. 大脑的“认知失调”在作怪
这是一个心理学上很有趣的现象。当你的大脑里同时存在两种相互矛盾的想法时,它会觉得很不舒服。
- 想法A: “他对我太好了,是我的真命天子。”
- 想法B: “他刚才对服务员的态度好差,而且还对我撒了个小谎。”
这两个想法打架,大脑为了尽快恢复平静,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干掉其中一个。很显然,放弃那个让你感觉糟糕的“想法B”,比推翻整个让你幸福的“想法A”要容易得多。
所以,你下意识地就会说服自己:“他可能只是今天心情不好”,然后把这个危险信号给丢进了垃圾桶。
4. 利用了你内心深处的“缺口”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内心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安全感或者渴望。
- 如果你缺爱:一个疯狂给你爱的人,就像沙漠里的绿洲,你根本舍不得离开。
- 如果你不自信:一个拼命夸你的人,就像你的精神支柱,让你觉得自己终于被认可了。
- 如果你有“拯救者”情结:对方告诉你他/她有过痛苦的过去,你会觉得“只有我能理解和治愈他”,这让你感到自己很有价值。
他们恰好就抓住了你最需要的那个点,然后无限放大,让你觉得离开他/她,你就会失去这一切。为了保住这份“被需要”和“被满足”的感觉,你自然会忽视那些让你不舒服的小细节。
总结一下:
其实,受害者在初期并不是真的“看不到”那些危险信号,很多时候是看到了,但大脑和情感不允许自己去相信。
这就像温水煮青蛙,一开始水温很舒服,你根本不想跳出去。等水温一点点升高,那些红旗一次次出现,你已经逐渐麻木,甚至觉得“也许关系就是这样吧”,直到最后发现水已经滚烫,但已经没有力气跳出去了。
所以,关键不在于“当时为什么瞎了眼”,而在于学会相信自己的直觉。当你第一次感觉“不对劲”的时候,那个感觉往往就是最真实的。
希望这个解释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