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在应对流动性危机时采用了哪些原则?
哈喽,朋友!聊到查理·芒格怎么应对流动性危机,这可是个好问题。其实,芒格的智慧厉害之处在于,他不是在危机爆发后才想办法“应对”,而是在危机来临之前,就已经把“防火墙”建得高高的了。
他的策略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在出海前就已经把船的每个角落都检查了一遍,备足了粮食和淡水,而不是等暴风雨来了才手忙脚乱地找救生圈。
下面我用大白话给你梳理一下他的几条核心原则,保证好懂:
1. 手里永远有“余粮”——现金为王,但不是一直为王
想象一下,天快要下大雨了,别人都在外面淋雨,而你不仅有把大伞,口袋里还有钱可以打车回家。芒格和巴菲特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常年都趴着几百上千亿美元的现金。
- 为什么这么做?
- 防御: 流动性危机一来,市场就像一个巨大的甩卖场,但问题是,很多人因为缺钱,不得不把自己手里的好东西(比如好公司的股票)打骨折卖掉。如果你有现金,你就不用被迫卖出,可以安稳地“坐看风云起”。
- 进攻: 更爽的是,当别人都在哭着卖的时候,你手里的现金就成了“特许狩猎证”。你可以用极低的价格,去买那些平时你觉得很贵、但质地非常优秀的公司。2008年金融危机时,他们就是这么做的,给高盛、美国银行等提供资金,换来了极好的回报。
芒格有句名言的大意是:对于一个准备好的投资者来说,熊市是他们致富的最好朋友。而“准备好”的第一条,就是有钱。
2. 坚决不碰“杠杆”这个魔鬼
“杠杆”说白了就是借钱投资。这玩意儿在牛市的时候能让你赚得飞起,但在流动性危机里,它就是催命符。
- 举个例子: 假设你自己有10万,又借了10万,总共20万买了股票。当市场下跌50%时,你的20万就变成了10万。这时候,你自己的本金已经亏光了,而你还欠着别人10万。借钱给你的人会立刻要求你“追加保证金”,也就是让你补钱。你哪有钱补?只能被迫卖掉手里剩下的股票,这叫“强制平仓”。
芒格深知人性的贪婪和市场的疯狂,他认为用杠杆去投资股票,无异于在悬崖边跳舞。所以,他的第一条风险管理原则就是:别借钱,尤其是会让你在市场下跌时被强制卖出的那种钱。
不借钱,你就永远不会在最糟糕的时候,被迫做出最愚蠢的决定。
3. 只买“打不死的蟑螂”型公司
芒格的投资组合里,来来回回就是那么几家公司,比如可口可乐、美国运通、喜诗糖果等。这些公司有什么特点?
- 强大的护城河: 品牌深入人心,别人很难模仿和竞争。
- 持续的现金流: 不管经济好坏,人们总要喝可乐、吃糖果。它们能源源不断地产生现金。
- 财务稳健: 自身负债很少,家底厚实。
在流动性危机中,很多看起来很酷炫、但实际上不赚钱、靠烧钱续命的公司会第一个倒下。而芒格持有的这些“老家伙”,就像打不死的蟑螂,可能股价会跌,但生意本身不会垮。危机过后,它们往往能活得更好,因为竞争对手都死光了。
所以,他的原则是:用合理的价格,买入伟大的公司,然后长期持有。 这样,你就不必担心市场短期的流动性问题,因为你的“船”足够坚固。
4. 强大的心理素质:“别人恐惧我贪婪”的现实版
这一点最难,也最重要。芒格一生都在强调“心智模式”和“理性”。
流动性危机时,整个市场都弥漫着恐慌情绪,新闻里全是坏消息,你的账户每天都在缩水。普通人的第一反应是:快跑!卖掉一切!
而芒格的反应是:太好了,机会来了!
他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已经做好了前面三步准备:
- 他有现金(有子弹)
- 他没用杠杆(没有后顾之忧)
- 他早就研究好了一批优质公司(有明确的目标)
所以,当市场先生(Mr. Market)因为恐慌而胡乱报价时,他可以非常冷静、理性地出手。他把市场波动看作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总结一下
所以你看,芒格应对流动性危机的“秘诀”,其实一点也不神秘,甚至可以说有点“笨拙”和“老派”:
在天气好的时候,就为最坏的暴风雨做准备。他的工具箱里没有花里胡哨的金融衍生品,只有三样最朴素的东西:充足的现金、零杠杆的账户,以及一堆打不垮的好公司。
这套打法,让他不仅能安然度过一次又一次的危机,还能在危机中变得更强大。
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