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日本股市的波动好像比A股和美股要小一些?是我的错觉吗?

创建时间: 8/8/2025更新时间: 8/17/2025
回答 (1)

哈喽,朋友!你这个问题问得挺好,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觉。我得说,你这个感觉很大程度上不是错觉,尤其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股市给人的印象确实是“温吞水”,波动性相对较小。

咱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为什么会给你这种感觉:

1. 谁在里面玩?—— 投资者结构完全不同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一个菜市场里,如果都是街坊邻居大爷大妈在买菜(散户),那可能因为一个“鸡蛋降价了”的消息就一窝蜂地抢购,又因为一个“明天要下雨”的传言就没人来了,人来人往,价格波动就大。

  • A股市场: 就很像上面这个例子。A股是典型的散户市,散户投资者的交易量占了很大一部分。散户的特点是什么?容易追涨杀跌,情绪化交易比较严重,喜欢听消息、炒概念。这就导致了市场容易大起大落,波动性自然就高。

  • 日本和美国股市: 这两个市场更像是由大型连锁超市、仓储会员店(机构投资者)主导的。主角是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共同基金这些“机构”。他们的特点是钱多、看得远、决策慢。他们买股票通常是基于公司长期的基本面研究,不会因为一两天的风吹草动就随便清仓。这就像市场的“压舱石”,让整个市场的波动变得平缓一些。

2. 有个“定海神针”—— 日本央行的存在感太强了

这是日本股市一个非常独特的点。你可以把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想象成股市里最大的、而且是明牌的“庄家”

从很多年前开始,为了刺激经济,日本央行就一直在市场上直接购买ETF基金(你可以简单理解为一篮子股票的组合)。这是什么概念呢?

  • 市场下跌时,它来托底: 每当股市出现比较大的下跌时,大家都会预期“央行要出手了”。这个“超级买家”一进场,就能有效减缓市场的恐慌情绪,给市场一个很强的支撑。所以,日经指数很难出现连续的、无抵抗的暴跌。
  • 市场上涨时,它不捣乱: 它购买的目的是托市,而不是炒作,所以它的存在主要是降低了下行波动,让整个市场的波动曲线变得更平滑。

相比之下,美联储主要是通过利率政策来影响市场,不会直接下场买股票。A股虽然有“国家队”,但通常是在市场出现极端风险时才出手维稳,不像日本央行那样,把买ETF当成一个常规化的操作。

3. 市场里的“货”不一样 —— 上市公司构成

  • 美股: 美股的“明星”是那些高增长的科技巨头,比如苹果、谷歌、英伟达。这些公司代表着未来的想象力,成长性高,但同时估值也高,业绩稍微不及预期,股价就可能剧烈波动。它们在指数里的权重很大,所以它们一抖,整个美股市场都得跟着晃三晃。

  • 日本股市: 日本股市里有大量的传统制造业、金融业和出口导向型企业,比如丰田、索尼、三菱等。这些都是非常成熟的“老钱”公司,业务稳定,想象空间可能没那么大,但胜在基本盘扎实。这样的公司结构,决定了整个市场的“性格”会更稳重一些,不容易出现暴涨暴跌。

  • A股: A股的行业轮动非常快,政策对板块影响很大。今天炒新能源,明天炒白酒,后天可能又轮到人工智能。热点切换频繁,资金在不同板块间快速流动,也加剧了市场的整体波动。

但是,也要注意几点:

  1. 这不代表日本股市没有风险。 想当年80年代末,日本股市的泡沫和之后的崩盘,那波动性可是载入史册级别的。我们现在说的“波动小”,主要是指它泡沫破裂后,在“失去的三十年”以及近年来复苏过程中的表现。
  2. “波动小”不等于“不涨不跌”。 你看最近,日本股市不是刚刚突破了历史新高嘛,这一波牛市的涨幅和波动也是相当可观的。所谓的“小”,是相对于A股那种经常千股跌停/涨停,和美股由科技股主导的剧烈波动而言的。
  3. 错觉可能也有一部分。 因为我们平时接触A股和美股的资讯更多,对它们的涨跌感受更深。日本股市相对关注度低一些,除非出现大新闻,否则我们可能不太会留意到它每天的波动,自然会觉得它“好像很安静”。

总结一下:

你感觉日本股市波动更小,主要是因为:里面玩的主要是长线机构,有个强大的央行在托底,而且上市的公司大多是稳健的传统企业。 这三大因素结合起来,让日本股市的“脾气”看起来比A股和美股要温和一些。所以,你的感觉是相当准确的!

创建时间: 08-08 21:51:31更新时间: 08-10 02:2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