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现在好像也开始有通货膨胀了,这对股市是好事还是坏事?
创建时间: 8/8/2025更新时间: 8/17/2025
回答 (1)
好的,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这确实是现在很多人关心日本市场的一个核心问题。
简单来说,这事儿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短期看是兴奋剂,长期看是考验。对股市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取决于通胀的“类型”和“程度”。
我们分开来看:
为什么说是好事?(乐观派的看法)
想象一下,日本经济像一个睡了三十多年的“睡美人”,通货紧缩(东西越来越便宜)就是让她沉睡的魔咒。现在通货膨胀来了,就像是把她唤醒的那个吻。
-
打破“通缩心态”
- 过去的情况: 在日本,几十年来大家习惯了东西不涨价甚至还降价。那你作为普通人会怎么想?“这件衣服下个月买可能更便宜”,“这台电视等等再买吧”。企业呢?东西卖不上价,就不敢投资,也不给员工涨工资。员工没钱,就更不敢消费。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 现在的好处: 温和的通胀,会让大家觉得“钱放着会贬值,不如花掉或者投资”。企业看到商品价格上涨,营收增加,也更愿意投资和给员工加薪。这就可能启动一个“消费增加 -> 企业赚钱 -> 员工加薪 -> 消费再增加”的良性循环。
-
企业利润增加
- 最直接的一点,通胀意味着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上涨了。对于企业来说,只要成本控制得当,卖的东西贵了,营业收入和利润自然就上去了。
- 公司的财报好看了,盈利能力强了,作为公司的“价值凭证”,股票的价格自然就有上涨的动力。
- 再加上最近日元贬值这个“神助攻”,对于丰田、索尼这些大量出口的日本企业来说,简直是双重利好。它们在海外赚的美元、欧元,换回日元时能换到更多钱,财报上的利润数字就非常漂亮。
-
“春斗”涨薪的希望
- 日本每年春天都有个叫“春斗”的劳资谈判。在通胀的背景下,工会要求加薪的底气更足了,企业因为利润增加,也更有能力和压力去满足加薪要求。2023年和2024年的“春斗”都取得了三十年未有的大幅加薪。这是打破前面说的那个恶性循环最关键的一步。
为什么说是坏事?(悲观派的看法)
凡事都有个度,通胀这把火,玩得好是“冬天里的一把火”,玩不好可能就把房子烧了。
-
通胀的“出身”不对
- 最理想的通胀,是大家需求旺盛,抢着买东西,把物价推上去的(需求拉动型)。
- 但现在日本的通胀,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国际能源价格、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的(成本推动型)。说白了,不是因为日本人突然变得爱花钱了,而是因为开工厂的电费、原材料都贵了,企业不得不涨价。
- 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不能顺利地把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那么它的利润反而会被挤压,对股价是不利的。
-
工资跟不上物价
- 这是最大的一个隐患。如果物价上涨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工资上涨的速度,那老百姓的实际购买力其实是下降了。
- 你每个月工资多了3%,但发现吃穿用行的开销涨了5%,那你是不是感觉日子更难过了?你可能会捂紧钱包,削减不必要的开支。这样一来,前面说的那个“良性循环”就启动不起来,反而可能让经济重新陷入停滞。
-
央行可能要“收水”了
- 过去几十年,为了对抗通缩,日本央行一直在搞超低利率、负利率,拼命往市场里“放水”,让借钱的成本变得极低。这是过去股市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
- 现在通胀来了,而且看起来能持续一段时间,日本央行就不得不考虑结束这种“无限放水”的模式,甚至开始加息。
- 加息对股市通常不是好消息。一方面,企业借钱发展的成本高了;另一方面,钱存银行的利息变高了,就会有一部分资金从股市流出,跑到银行里去,股市的吸引力就下降了。
总结一下: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
目前来看,日本股市(比如日经225指数创下历史新高)显然是在为“好的一面”而狂欢。
市场更愿意相信:
- 日本终于走出了“失落的三十年”。
- 日元贬值和温和通胀让出口企业的盈利能力爆表。
- 工资上涨能跟上,最终会形成一个健康的经济循环。
但真正的考验在后面。
关键就看“工资上涨”能不能持续,并且真正跑赢“物价上涨”。
所以,你可以这么理解:日本股市现在像是在开一个盛大的派对,大家都在庆祝“通缩”这个讨厌的客人终于走了。但派对能不能继续开下去,就要看大家口袋里的钱(工资)是不是真的变多了,以及新的客人“加息”什么时候会来、态度有多强硬了。
创建时间: 08-08 21:43:59更新时间: 08-10 02: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