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erto MBA.
Alberto MBA.
Experienced male Pilates trainer, focusing on core strength.
嘿,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也是很多刚开始认真锻炼,尤其是接触普拉提的朋友心里最大的疑惑。说实话,分不清这个,很容易要么把自己练伤,要么因为害怕而不敢突破。
根据我的经验,这事儿没那么复杂,记住一个总原则:锻炼中出现的、尖锐的、让你“咯噔”一下的痛,一律先停下来! 别逞强。
下面我给你掰扯掰扯,怎么当一个能听懂自己身体说话的“聪明”锻炼者。
如何区分“好的酸痛”和“坏的疼痛”?
你可以把它们想象成两种不同的“信使”:
1. “好的酸痛” - 肌肉的“成长回响”
这其实有个学名,叫 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它就像是你的肌肉在告诉你:“嘿,昨天的训练很到位,我正在变强壮哦!”
它的特点很明显:
- 什么时候出现? 不是在锻炼中,而是在锻炼结束后的12到48小时,甚至72小时后才达到顶峰。比如你周一练了腿,周二、周三早上起床时感觉大腿酸爽得不行,下楼梯都得扶墙。
- 感觉是怎样的? 是一种 弥散开的、钝钝的、酸胀感。感觉是整块肌肉,比如整个大腿前侧或者整个臀部都在酸,而不是某一个“点”在痛。
- 活动一下会怎样? 很有趣,你刚开始动的时候会觉得有点僵硬和酸痛,但稍微热身、走动一下,这种感觉反而会有所缓解。
- 处理方式: 这是好事!说明你的肌肉得到了有效刺激。你可以做一些轻柔的拉伸、散步、用泡沫轴放松一下,或者洗个热水澡,都能帮助缓解。下次还可以继续练,但如果酸痛感很强,可以先练练别的部位,让这部分肌肉休息一下。
2. “坏的疼痛” - 身体的“红色警报”
这是你的身体在尖叫:“停下!快停下!这里出问题了!” 这通常是受伤的信号,绝对不能忽视。
它的特点也很鲜明:
- 什么时候出现? 大部分是在 锻炼过程中突然出现 的。比如你做一个动作,突然某个部位像被针扎了一下。
- 感觉是怎样的? 是 尖锐的、刺痛、灼烧感、撕裂感,甚至是麻木感。跟上面那种“一大片”的酸胀感完全不同。
- 位置在哪里? 疼痛感通常 非常集中,能明确指出是哪一个“点”。尤其要警惕 关节(手腕、膝盖、脚踝、肩膀、腰部)的疼痛。
- 活动一下会怎样? 不会缓解,反而会 越动越痛。你尝试重复刚才的动作,疼痛会立刻复现甚至加剧。
- 可能伴随的现象: 可能会有“咔”一声的异响、关节不稳定感、活动范围受限,或者很快出现红肿。
- 处理方式: 立刻停止! 不要再做任何会引发这个疼痛的动作。记住是“坏的疼痛”触发的动作,然后可以根据情况采取 R.I.C.E.原则 进行初步处理:
- R (Rest - 休息): 别练了。
- I (Ice - 冰敷): 用毛巾包着冰袋敷在疼痛点15-20分钟。
- C (Compression - 加压): 如果有肿胀,可以用弹性绷带适当加压包扎。
- E (Elevation - 抬高): 抬高受伤的部位,比如脚踝受伤了就坐着把脚垫高。
如果疼痛很严重或者持续几天都不好转,一定要去看医生或物理治疗师,别自己瞎诊断。
针对普拉提练习者的一点小贴士
普拉提是一个极度强调“控制”和“精准”的运动。在普拉提练习中,出现“坏的疼痛”往往意味着:
- 你的姿势错了。 比如做腹部动作时,应该是腹肌酸,但你却感觉腰或者脖子剧痛,那很可能是你的核心没有启动,而是用腰和脖子在“代偿”发力。
- 你超过了自己目前的控制能力。 比如做一个需要柔韧性的动作,你强行拉伸,韧带或肌肉就可能被拉伤。
所以,在普拉提课上:
- 感到“坏的疼痛”时,立即告诉你的老师。 一个好老师会帮你调整姿势,或者给你一个降阶的替代动作。
- 关注发力感。 老师说这个动作练臀部,你就要去感受是不是臀部在酸胀。如果不是,或者其他地方出现了尖锐疼痛,就要及时沟通。
总结一下
特征 | “好的酸痛” (DOMS) | “坏的疼痛” (Injury) |
---|---|---|
何时感觉 | 训练后 12-72 小时 | 训练中,突然发生 |
感觉类型 | 弥散的、整片肌肉的酸胀感 | 尖锐、刺痛、烧灼感,集中于一点 |
位置 | 大肌肉群 (如大腿、臀部、背部) | 关节、韧带、某个小点 |
活动后 | 轻微活动后反而会缓解 | 越动越痛,无法重复动作 |
你的反应 | 太棒了! 适当拉伸,继续加油 | 立即停止! 休息,冰敷,必要时就医 |
记住,健身是为了让身体更健康,而不是为了和它作对。学会倾听身体的声音,是比完成任何高难度动作都更重要的技能。
祝你训练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