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到2030年实现人类狂犬病零死亡”目标(Zero by 30)的核心策略是什么?

创建时间: 8/15/2025更新时间: 8/18/2025
回答 (1)

好的,我们来聊聊世界卫生组织(WHO)这个“Zero by 30”的目标。

简单来说,这个目标就是希望到2030年,不会再有人因为被狗咬了而死于狂犬病。听起来很棒,对吧?

要实现这个目标,光靠一个环节是不够的。WHO和它的合作伙伴们(比如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等)一起制定了一套组合拳。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三条腿的凳子,每一条腿都至关重要,缺一不可。


核心策略:三条腿走路,缺一不可

第一条腿:管住源头 —— 大规模给狗狗打疫苗

这是最最核心,也是最根本的一招。

  • 为什么是狗? 因为全球99%的人类狂犬病病例,都是被感染了狂犬病毒的狗咬伤引起的。所以,只要解决了狗的狂犬病问题,人的问题就基本解决了。
  • 怎么做? 在社区里,大规模、持续地为狗狗接种狂犬病疫苗。科学研究表明,只要一个地区 70% 的狗狗都接种了有效的疫苗,就能形成一道“免疫屏障”,有效阻断病毒在狗狗之间的传播,从而也保护了人。
  • 打个比方: 这就像给整个社区的狗狗们穿上了一件“防弹衣”。病毒来了,也穿不透,自然就传播不下去了。这比等人被咬了再去补救,要主动得多,也经济得多。

第二条腿:救治病人 —— 确保被咬的人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暴露后预防”(PEP)

万一有人还是不小心被狗咬了,怎么办?这就需要第二条腿来支撑。

  • 什么是“暴露后预防”(PEP)? 这是一套标准的救命流程,不是只打一针那么简单。它包括三个步骤:
    1. 立即、彻底清洗伤口:用肥皂和流动水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这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步,能大大减少病毒进入体内的机会。
    2. 接种狂犬病疫苗:按照医生的要求,打完一个系列的狂犬病疫苗。
    3. 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RIG):如果伤口比较严重,或者靠近头、脸、手等神经丰富的部位,医生还会在伤口周围注射这个东西,它可以立刻提供被动保护,在中和病毒方面起到“尖兵”作用,为疫苗生效争取宝贵时间。
  • 目标是什么? 确保所有人,特别是生活在偏远农村地区的人,都能方便、负担得起地获得这套救命的治疗。不能因为没钱或者离医院太远,就失去生命。

第三条腿:联防联控 —— 建立“同一个健康”(One Health)的协作体系

光有给狗打针的兽医,和给人治病的医生还不够,必须让他们手拉手,一起工作。

  • 什么是“同一个健康”? 这是一个理念,意思是人的健康、动物的健康和环境的健康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狂犬病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管不好狗的健康,人的健康就没保障。
  • 具体怎么做?
    • 信息共享:兽医部门监测到哪里出现了疯狗,要立刻通知卫生部门;卫生部门接诊了被狗咬伤的病人,也要把信息反馈给兽医部门去追查那条狗。这样就能精准定位疫区,采取行动。
    • 公众教育:让大家都知道狂犬病的危险,知道被咬了该怎么办,知道要给自家的狗打疫苗,不要随意遗弃宠物。
    • 政府支持: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比如强制性的犬只登记和疫苗接种),并投入资金支持疫苗采购、人员培训等工作。

总结一下

所以,WHO的“Zero by 30”策略其实非常清晰,就像一个组合拳:

  1. 防守(给狗打针): 从根源上消除病毒。
  2. 补救(给人治疗): 确保万一发生意外,人能活下来。
  3. 支援(体系建设): 让所有相关方(政府、兽医、医生、民众)都动起来,形成合力。

通过这三招的紧密配合,在2030年实现人类狂犬病零死亡这个目标,是完全有希望的。

创建时间: 08-15 04:29:43更新时间: 08-15 09: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