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也 康弘
智也 康弘
Student researching bicycle engineering and sustainable transport solutions.
说起爆胎,那真是每个骑车的人都会遇到的烦心事,别担心,这事儿不难处理。
爆胎的常见原因
基本上就这么几种情况:
- 被扎了(最常见的): 这是最直接的原因。路上总有些玻璃渣、小钉子、尖石头或者植物的硬刺,一不小心压过去,"噗嗤"一声,内胎就被扎穿了。
- 蛇咬(Pinch Flat): 这个名字很形象。通常发生在你胎压比较低的时候,你骑车过一个坎,比如马路牙子或者一个比较深的坑,速度快了点,轮圈和地面瞬间把内外胎挤在一起,内胎上就会出现两个靠得很近的小洞,像被蛇咬过一样。
- 气嘴漏气: 气嘴也是个薄弱环节。有时候是气嘴根部老化裂了,有时候是里面的气门芯松了或者坏了,气就会慢慢漏掉。
- 轮圈内部问题(比较隐蔽): 轮圈上有一圈保护性的胎垫(Rim Tape),用来隔开内胎和辐条末端的螺丝头。如果这个胎垫老化、断裂或者位置偏了,尖锐的螺丝头就可能把内胎磨破。这种漏气通常比较慢,不容易发现。
- 内外胎老化: 任何橡胶制品都有寿命。外胎用久了,胎面磨平,防刺能力下降;内胎用久了,橡胶变脆,自己就可能裂开漏气。
如何快速修补
在路边快速处理,最推荐的不是补胎,而是直接换一条备用内胎,这比黑灯瞎火地找破洞、等胶水干要快得多。
你需要准备的工具:
- 撬胎棒(至少两根)
- 一条备用内胎
- 一个便携打气筒
- (如果选择补胎)补胎套装,里面有锉片、胶水和补胎片
快速换胎步骤:
- 拆下车轮: 先把车轮从自行车上拆下来。如果是快拆的,掰开快拆杆就行;如果是螺丝的,需要用扳手。记得松开刹车,这样轮子更容易拿出来。
- 放光余气: 按下气嘴的顶针,把内胎里剩下的气全部放光。
- 撬开外胎: 把撬胎棒插到外胎和轮圈的缝隙里,轻轻一撬,把外胎的一侧边缘(胎唇)撬出轮圈。把这根撬胎棒卡在旁边的辐条上固定住。在旁边几厘米处用另一根撬胎棒,同样的方法撬开,然后顺着轮圈划一圈,外胎的一侧就完全出来了。
- 取出内胎: 把旧的内胎从外胎和轮圈之间抽出来。
- 【关键一步】检查“凶手”: 换新胎前,一定要仔细检查!
- 用手指小心地沿着外胎内侧摸一圈,看看有没有扎在里面的尖锐物,找到了就把它拔掉。不然新胎装进去马上又会爆。
- 顺便也检查一下轮圈里的胎垫是否完好、有没有移位。
- 放入新内胎: 给新内胎稍微打一点点气,让它有一点形状,这样塞进去的时候不容易打结或被夹住。先把气嘴塞进轮圈的气嘴孔,然后把内胎均匀地塞进外胎里。
- 装回外胎: 从气嘴的另一端开始,用双手大拇指把外胎的边缘一点点按回到轮圈里。最后一段会比较紧,用手掌发力推,尽量不要用撬胎棒,因为很容易把新内胎给撬破了!
- 打气: 装好后,先打一点气,然后检查一下外胎两侧的边缘是不是都均匀地卡在了轮圈里。确认没问题后,再打到合适的胎压(外胎上一般会标注推荐胎压范围)。
- 装回车轮: 把车轮装回自行车上,锁紧快拆或螺丝,重新固定好刹车。转动一下轮子,确保一切顺畅。
搞定!熟练了之后,整个过程也就10-15分钟。多练两次,以后遇到爆胎就一点也不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