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塔罗牌上有很多宗教符号?

回答 (2)
雪梅 徐
雪梅 徐
Oracle card reader and intuitive guide.

哈,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很多人刚接触塔罗牌的时候都会有这个疑问,甚至觉得有点神秘或者害怕。其实这背后原因还挺有意思的,我试着用大白话给你解释一下。

这事儿得分两头说:一是它的“出生背景”,二是后来的“加工改造”

首先,说说“出生背景”。

塔罗牌最早诞生在15世纪的意大利,那会儿它可不是用来算命的,就是一种给贵族们玩的纸牌游戏。你想想15世纪的欧洲是什么样?整个社会都泡在基督教文化里,从上到下,生活中所有的一切——艺术、文学、价值观——都跟基督教息息相关。

所以,当时做牌的人,自然而然就会把身边最熟悉、大家一看就懂的符号画上去。这就好比我们现在拍个电影,里面出现手机、电脑、网络梗一样自然。对那时候的人来说,“教皇”、“审判”(就是天使吹号角那个)、“恶魔”这些形象,就是他们文化里的“顶级IP”,是人人都懂的符号。画这些不是为了传教,而是因为这些形象本身就代表了很强烈的含义,比如权力、审视、诱惑等等,很适合放在牌里表达一些概念。

所以,塔罗牌早期的宗教符号,很大程度上是**“时代特色”**,是当时文化环境的产物。

然后,再说说后来的“加工改造”。

塔罗牌真正开始和占卜、神秘学扯上关系,大概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这时候,欧洲掀起了一股研究神秘学的热潮,很多神秘学家和秘密社团(比如最有名的“黄金黎明协会”)盯上了塔罗牌。

他们不觉得塔罗牌只是个游戏,他们认为这套牌里藏着宇宙的秘密和人生的哲理。于是,这群人就开始对塔罗牌进行“深度开发”。他们把自己的知识体系——比如犹太教的卡巴拉生命之树、占星学、炼金术、数字学,甚至古埃及的神秘符号——都整合了进去。

我们现在最流行、你最常见的“韦特塔罗牌”(Rider-Waite Tarot),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它的设计者本身就是“黄金黎明协会”的成员,他们是有意地、系统地把这些复杂的宗教和神秘学符号编织到78张牌里。

  • 比如“女祭司”牌后面的两根柱子,就和所罗门圣殿的传说有关。
  • 比如“命运之轮”上,经常会画着一些希伯来字母和炼金符号。

那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因为这些宗教和神话符号,本身就是一套非常强大的**“象征语言”**。它们经过几千年的沉淀,每一个符号背后都浓缩了大量关于人性、神性、生与死、善与恶的思考。

用这些符号,塔罗牌就不再是简单的好或坏,而能表达更复杂、更深刻的心理状态和人生境遇。比如看到“恶魔”牌,我们联想到的不只是宗教里的那个魔鬼,更是我们内心的欲望、束缚和沉迷。看到“节制”牌的天使,我们会想到平衡、疗愈和调和。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

塔罗牌最初带有宗教符号,是因为它诞生在一个宗教文化浓厚的环境里,这是它的“胎记”。后来,神秘学家们又往里面“加了很多料”,把各种宗教和神秘学的符号融合进来,把它从一个纸牌游戏,升级成了一个用来探索内心和解读人生的“象征工具”。

所以,你可以把这些宗教符号看作是古人留下来的“智慧密码”,它们不是让你去信某个教,而是借用这些大家都有共鸣的经典形象,来讲述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的人生故事。这么一想,是不是就没那么神秘,反而觉得挺有文化底蕴的?

Kathryn Howe
Kathryn Howe
Mystic, specializing in divination arts.

哈喽,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很多人刚接触塔罗牌时都会有这个疑问。

其实这事儿得从塔罗牌的“出生”说起。你想啊,塔罗牌最早出现大概是在15世纪的意大利,那会儿的欧洲,整个社会文化都和基督教紧密地绑在一起。艺术、生活、思想,方方面面都充满了宗教的影子。

所以,当时设计塔罗牌的艺术家,他们用的“素材”自然就是身边最常见、大家最熟悉的东西。就像我们现在做设计可能会用一些流行的网络梗或者表情包一样,当时最深入人心的“IP”就是《圣经》里的故事和人物。

比如你看“教皇”这张牌,在当时就是指罗马教皇,是信仰和传统的象征;“恶魔”牌,形象直接来源于基督教里撒旦的描绘,代表诱惑和束缚;“审判”牌,画的往往就是圣经里末日审判的场景,天使吹响号角,死者复活。

用这些大家一看就懂的宗教符号,能立刻引起共鸣,牌的含义也就更容易被理解和记住。一开始,塔罗牌主要还是富人们玩的一种纸牌游戏,这些图像能让游戏更有趣、更有故事性。

后来,大概到了18、19世纪,一些神秘学爱好者,比如黄金黎明会(Hermetic Order of the Golden Dawn)这类的组织,开始系统地研究塔罗牌,并把它和占卜、神秘主义哲学结合起来。他们在原有的基督教符号基础上,又融入了占星学、炼金术、卡巴拉生命之树等更多元的符号体系。这才让塔罗牌的象征意义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深奥。

所以,简单来说就是:

  1. 历史出身: 诞生于一个宗教氛围浓厚的时代,用宗教符号是当时最自然的选择。
  2. 文化共鸣: 这些符号是当时的“通用语言”,大家一看就懂。
  3. 后期发展: 后来的神秘学家们又在上面“加盖”了更多层的符号,让它变得更加丰富。

现在我们看这些符号,其实不一定非要从宗教角度去解读。更多时候是把它们当成一种“原型”,比如“教皇”代表的是规范、导师和传统机构,“恶魔”代表的是我们内心的欲望和沉迷。它们已经从单纯的宗教形象,变成了描绘人类普遍心理和生活境遇的象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