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表中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什么?

好的,我们来聊聊苏美尔王表这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

要说苏美尔王表里最引人注目,或者说最让人“哇”一声叫出来的地方,那必须是早期国王们那长到离谱的、完全不符合人类生理常识的在位时间。

这就像你看一份公司历任CEO的名单,结果发现第一任CEO干了28800年,第二任干了36000年,这感觉是不是很魔幻?苏美尔王表给人的就是这种感觉。


夸张到什么程度?

给你看几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 大洪水之前的国王,在位时间动不动就是几万年。比如,第一位国王阿鲁利姆(Alulim)在位28800年,另一位叫杜姆齐德(Dumuzid)的,在位时间更是长达36000年!
  • 整个大洪水前的8位国王,总共统治了241200年。

这个数字,简直不像是在说人类,更像是神话故事或者游戏里的设定。

然后,王表中提到了一个关键事件——“大洪水席卷了大地”

  • 大洪水之后,国王们的在位时间“唰”地一下就短了很多,但依然很长。比如洪水后的第一位国王,在位1200年。
  • 再往后,随着时间越来越接近我们所知的历史,国王的在位时间也越来越“正常”,从几百年,到几十年,最后出现了一些我们能通过考古证据核对上的历史人物,比如吉尔伽美什(虽然他的在位时间126年也挺长的),以及恩美巴拉格西(Enmebaragesi),他的名字在考古发现的铭文中被证实了,王表说他在位900年。

所以,这个从“神话般的几万年”到“英雄般的几百年”再到“凡人般的几十年”的巨大转变,就是苏美尔王表最抓人眼球、也最引人深思的特征。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背后有什么说法?

关于这个,大家有很多猜测,主要有这么几种比较通俗的解释:

  1. 象征意义,不是字面意思 这是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们普遍接受的看法。他们认为这些超长的数字并不是真的在计时,而是一种象征。数字越大,代表这位国王的统治时期越是“黄金时代”,越是和平、繁荣、受到神的眷顾。这是一种政治宣传,用来神化王权的合法性。

    • 打个比方:就像我们古代皇帝被称为“万岁爷”,并不是大家真的相信他能活一万岁,而是一种对他至高无上权力的尊崇和美好祝愿。苏美尔人可能也是用这种夸张的数字来表达对远古先王的崇敬。
  2. 计算单位不同? 也有人猜测,也许古代苏美尔人计算“年”的单位和我们不一样。比如,他们说的“一年”会不会其实是我们的“一个月”或者“一个季节”?但即使这样换算,几万年的数字依然非常夸张,所以这个解释有点站不住脚。

  3. 神话与历史的融合 这种观点认为,苏美尔王表是一部“接力棒”式的记录。最开始的“接力棒”在神的手里(或者被认为是神一样的存在),所以他们的“任期”是神话级别的。随着历史发展,“接力棒”慢慢传到了半神半人的英雄手里,最后才传到我们这样的普通凡人君主手中。王表记录的,正是这个从“神”到“人”的权力交接过程。


除了超长待机的国王,还有个特点也很有意思

那就是王表强调**“王权(Kingship)是从天而降的”**,并且在同一时期,只有一个城市能拥有王权。

王表会这样写:“王权从天而降后,王权在埃利都(Eridu)。在埃利都,阿鲁利姆成为国王……” 当一个城市衰落后,它会说:“然后埃利都被击败了,王权被转移到了巴德·提比拉(Bad-tibira)。”

这其实也反映了一种政治观念:天命所归,王者唯一。谁掌握了王权,谁就是整个苏美尔地区的“老大”,是名正言顺的统治者。这为后来一个城邦征服另一个城邦提供了理论依据。

总结一下

所以,如果你要问苏美尔王表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什么,那毫无疑问就是早期国王们神话般的超长在位年限,以及这个年限随着“大洪水”这一分界点急剧缩短、并逐渐回归正常的奇特现象

它最迷人的地方,就在于它这种“半神半人”、“亦真亦幻”的特质。它不是一本枯燥的流水账,而是一部承载了苏美尔人世界观、政治宣传和历史记忆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