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车站建筑设计应重点关注哪些关键因素?

Uwe Pieper
Uwe Pieper
Researcher in secure software development.

聊到高铁站的设计,其实就像是打造一个超级复杂但又必须极其高效的“城市客厅”。普通人进去,最关心的就是那几件事,而这些也正是设计师们绞尽脑汁要去解决的核心问题。

第一,怎么让你“走得顺”。 这是重中之重。想象一下春运时的人山人海,如果路线不清楚,那简直是灾难。所以设计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人流规划”。他们会想方设法让你从进站、买票(虽然现在大多是网购)、安检、找到候车室、检票上车,整个过程尽可能是一条直线,少走回头路,少绕圈。出发的旅客和到达的旅客,路线最好能上下分开或者左右分开,互不干扰,这样效率最高,也最安全。车站里的指示牌必须设计得像傻瓜相机一样,让你一眼就能看懂,绝不会在里面迷路。

第二,怎么方便你“来和走”。 高铁站不是一个孤岛,它必须和整个城市紧密连接。你下了高铁,怎么最快地换上地铁、公交车、出租车,或者找到私家车停车场?这就是“交通接驳”设计。一个好的高铁站,会把这些交通工具像拼图一样完美地拼在车站的下面或者旁边,你可能下了一层楼就直接是地铁站台,出了一个门就是出租车等候区,实现“无缝换乘”。让你拉着行李箱,不用在外面风吹日晒,就能轻松地从一个交通工具换到另一个。

第三,怎么让你“待着舒服”。 等车的时间短则十几分钟,长则一两个小时。这段时间怎么度过,直接影响你对这个城市的印象。所以,车站内部的环境体验非常关键。设计师会尽可能让候车大厅变得宽敞、明亮,多用玻璃幕墙引入自然光,会让你感觉不那么压抑。座椅的布置、充电口的数量、卫生间的清洁度、饮水机的便利性,这些细节都体现了设计的用心。另外,还会穿插一些商业设施,比如便利店、咖啡馆、快餐店,让等车不再是单纯的“等待”,而可以是一种短暂的休闲。

第四,怎么让它“长得好看有特色”。 高铁站现在是一个城市的“新门户”,是很多人对一个城市的第一印象。所以,它的“颜值”很重要。设计师会努力在建筑造型上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或自然特色。比如,有的车站屋顶曲线模仿了当地的山峦,有的结构形态借鉴了本地的传统建筑,有的则用非常现代、有科技感的造型来展现城市的活力。它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建筑,更是一个城市的地标和文化名片。

第五,怎么让它“更聪明、更环保”。 这么大的建筑,是个能源消耗大户。所以现代的车站设计一定会考虑“绿色节能”。比如在巨大的屋顶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来发电,设计雨水回收系统来冲厕所、浇灌绿化,最大化地利用自然光来减少白天的照明用电。同时,车站也越来越“智能”,比如刷脸进站、无纸化乘车、能实时更新车次信息的巨大显示屏、智能的室内导航等等,这些都是为了让整个车站运行更高效,旅客体验更好。

总而言之,设计一个高铁站,就像是既要让它成为一个高效的交通枢纽,又要让它成为一个舒适的公共空间,同时还得让它成为一个能代表城市形象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