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mo Täsche
Immo Täsche
Wildlife enthusiast and photographer with extensive travels across Sri Lanka.
嘿,要去斯里兰卡啦?那可太棒了!不过关于蚊虫这事儿,确实得提前做点功课,有备无患总是好的。别担心,没那么吓人,只要知道怎么防就行。
根据我的经验和了解,主要需要注意这几个方面:
头号大BOSS:登革热 (Dengue Fever)
这是在斯里兰卡最常见、也最需要你重视的蚊媒疾病。
- 什么东西?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狠角色,由一种叫“伊蚊”的蚊子(就是那种身上有黑白花纹的“花蚊子”)传播。
- 有什么症状? 典型症状很像重感冒,比如突然高烧、头痛、眼眶疼、肌肉和关节剧痛(所以也叫“断骨热”),身上还可能出皮疹。严重的话会很危险。
- 什么时候咬人? 这种蚊子有点“不走寻常路”,它主要在白天活动,尤其是清晨和傍晚是它们最活跃的时候。所以别以为大白天就安全了。
- 哪里最多? 城市和人口密集区是高发地,比如科伦坡、康提这些地方。因为它们喜欢在小面积的积水里产卵,像花盆托盘、废弃轮胎什么的。
- 怎么办? 登革热没有特效药也没有疫苗(国内普通人一般打不了),全靠自身免疫力扛过去,治疗也主要是缓解症状。所以,防蚊就是最好的治疗!
登革热的“难兄难弟”:基孔肯雅热 (Chikungunya)
这个病和登革热很像,传播方式、蚊子种类、预防方法都基本一样,但症状上有点区别。
- 有什么不同? 它最典型的症状是关节疼得厉害,可能会持续几周甚至几个月,非常影响活动。
- 怎么办? 同样,防蚊是唯一的办法。
一个需要知道的好消息:疟疾 (Malaria)
你可能听说过去热带要防疟疾,但在斯里兰卡,情况比较特殊。
世界卫生组织在2016年就已经宣布斯里兰卡正式消除了疟疾。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所以,现在去斯里兰卡旅行,感染疟疾的风险极低极低,你基本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也不用提前吃预防药。
但是! 这不代表你可以彻底“放飞自我”,不防蚊了。因为传播疟疾的蚊子(按蚊)还在,而且谁也不能保证未来会不会有输入病例。所以,防蚊的习惯还是要保持。
雨林徒步的“热情”小粉丝:蚂蟥 (Leeches)
如果你计划去霍顿平原、辛哈拉加雨林或者在山区茶园徒步,那你很大概率会遇到这些“小可爱”。
- 危险吗? 不危险,它们不传播疾病,就是看着有点恶心,被咬了会流血不止(因为它们的唾液里有抗凝血剂)。
- 怎么防? 穿长裤长袜,把裤脚塞进袜子里。当地有卖“防蚂蟥袜”的,就是一种帆布长袜套,非常管用。在鞋子和裤腿上喷点盐水、肥皂水或者含DEET的驱蚊液也有效果。
- 被咬了怎么办? 别硬拔!硬拔容易让它的口器断在肉里。你可以用盐、烟草、肥皂水、酒精或者打火机在旁边烤一下,它自己就掉下来了。之后用清水冲洗,做个简单的消毒和止血就行。
总结一下,怎么防?这才是关键!
记住这几招,就能安心玩耍了:
- 驱蚊液是你的“金钟罩”! 一定要买含有**DEET(避蚊胺)或Picaridin(派卡瑞丁)**成分的驱蚊液,这两种是公认最有效的。在斯里兰卡当地药店或超市也能买到,一个叫“Soffel”的牌子很常见。出门前,所有裸露的皮肤都要涂抹均匀。
- 物理防御最靠谱。 尽量穿浅色的长袖长裤,蚊子喜欢深色。宽松的款式比紧身的更好,蚊子不容易叮透。
- 选对住的地方。 预订酒店或民宿时,尽量选择有空调、有纱窗的房间。如果住在比较原生态的地方(比如没空调的风扇房),一定要检查有没有蚊帐,并且确保蚊帐没有破洞。
- 避开“高峰期”。 黎明和黄昏是蚊子活动的高峰,这段时间在户外要尤其注意防护。
- 别给蚊子造“安乐窝”。 注意清理住处周围可能积水的小容器。
总的来说,别被这些小东西吓到,斯里兰卡是个非常值得一去的地方。只要把防蚊当成每天护肤、防晒一样必做的功课,就基本不会有大问题。
做好准备,剩下的就是好好享受兰卡的美景、美食和微笑了!祝你旅途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