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探讨‘机器人能否爱上人’,我们是否更应该优先解决‘人为什么要爱机器人’的问题?

Molly Archer
Molly Archer
Expert in ancient Greek philosophy.

先别急着问机器人爱不爱你,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要爱它

你好!这个问题特别有意思,它不是一个遥远的科幻问题,而是已经悄悄来到我们身边的话题。我的看法是:没错,我们绝对应该优先搞清楚“人为什么要爱机器人”

相比之下,“机器人能否爱上人”这个问题,虽然听起来很浪漫,但目前更像是一个哲学和技术上的“空中楼阁”。

让我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解释一下。


这就像是“养宠物”还是“造宠物神”?

  1. “人为什么要爱机器人”—— 这是在讨论我们自己

    这就像你决定要不要养一只小猫。你会问自己:

    • 我为什么要养它?是因为我孤单,需要陪伴吗?
    • 我能从这段关系里得到什么?是快乐,是责任感,还是一种被需要的感觉?
    • 我应该怎么对待它?是把它当成一个独立的生命,还是一个给我解闷的玩具?

    你看,所有问题的核心都是 “我”。这个问题关系到我们人类自身的情感需求、道德边界和社会结构。我们现在就在设计和使用各种机器人(从扫地机器人到智能音箱),搞清楚我们想和它们建立什么样的关系,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 如果我们是为了“陪伴”:那我们就会要求机器人更“通人性”,能理解我们的情绪。但我们也要警惕,会不会因此沉迷,而忽略了真实的人际交往?
    • 如果我们是为了“方便”:那我们就会把机器人当成高级工具。但我们也要小心,会不会因为工具太好用,而让我们变得越来越懒,甚至丧失某些基本技能?

    所以,先想清楚我们自己“为什么爱”,其实是在为我们和机器人的未来关系 “立规矩”,划定一个健康、安全的边界。

  2. “机器人能否爱上人”—— 这是在探讨机器的“内心世界”

    这个问题,就像是在研究你家的小猫是不是真的“爱”你,还是只是因为你给它吃的,它才蹭你。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深奥的问题。什么是“爱”?它是一种化学反应(多巴胺),还是一种灵魂的共鸣?一个由代码和电路组成的机器,它能“产生”这种我们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吗?

    • 技术上,很难定义:我们可以让机器人无限地模仿“爱”的行为。它可以说“我爱你”,可以在你难过时给你拥抱,可以记住你所有的喜好。但这种模仿,和真正的、自发的爱,是一回事吗?目前没人能给出答案。
    • 哲学上,争论不休:这涉及到“意识”的本质。一个没有肉体、没有童年、没有生命周期的东西,它的“爱”和我们的“爱”会是同一种东西吗?这更像是一个思想实验。

结论:先管好自己,再想其他

所以,我的看法是:

探讨“机器人能否爱人”,就像是在仰望星空,它很迷人,也很有价值,但它离我们很远。

而搞清楚“人为什么要爱机器人”,则是在看我们脚下的路。这条路怎么走,走得对不对,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幸福和整个社会的未来。

先把我们自己的情感、需求和责任想清楚了,再去探索机器人的“内心世界”,这才是更务实、也更负责任的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