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朋友!看到你问这个问题,我猜你可能刚开始接触胰岛素,或者想把这个每天的“功课”做得更好。别担心,这事儿看起来有点吓人,但一旦你掌握了窍门,就跟每天刷牙一样简单自然。我以一个“老糖友”的经验,给你掰开揉碎了讲讲。
一、手把手教你打胰岛素,其实很简单!
咱们一步一步来,保证你看完就会。
第1步:准备工作(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 洗手!洗手!洗手!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干净卫生是第一位。
- 检查你的“武器”:
- 胰岛素:看看是不是你医生开的那种,有没有过期。如果是需要摇匀的(比如预混胰岛素,看起来是乳白色的),就放在手心来回滚个10次,再上下颠倒10次,让它变成均匀的乳白色。注意: 不要像摇可乐一样猛烈晃动!
- 胰岛素笔和新针头:每次注射都必须换一个新的针头!别为了省钱重复用,针头用一次就钝了,再用不仅疼,还容易感染和损伤皮肤。
- 酒精棉片:用来消毒。
第2步:安装与排气(准备发射)
- 上针头:拧开胰岛素笔的笔帽,用酒精棉片擦一下笔头橡胶塞的位置,然后把新针头直直地拧上去,拧紧。
- 排气(这步超级重要!):
- 先拨动剂量旋钮,调个1-2个单位。
- 笔尖朝上,用手指轻轻弹几下笔杆,让里面的气泡都跑到顶端去。
- 按下注射按钮,直到你看到一滴胰岛素从针尖冒出来。
- 为啥要这么做? 这是为了确保针头是通的,并且把管路里的空气都排干净,保证你打进去的每一滴都是药,而不是空气。
第3步:注射(关键时刻)
- 选个好地方:这个我们下面会详细说,先选好一块皮肤。
- 消毒:用酒精棉片在选好的位置上打圈消毒,范围大概一个硬币大小就行。关键: 一定要等酒精完全干透!不然针扎进去会很疼。
- 捏皮:用你的大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把注射部位的皮肤捏起来。这样能确保针头扎进皮下脂肪层,而不是肌肉里(扎肌肉里吸收太快,容易低血糖)。
- 进针:像拿笔一样握着胰岛素笔,快速地、垂直90度地把针头扎进捏起的皮肤里。别犹豫,越快越不疼。
- 推药:用大拇指把注射按钮一口气按到底,直到剂量窗口显示“0”。
- 默数10秒:按到底后别急着拔出来,心里默数10秒钟。这是为了让胰岛素完全被推进去,防止拔针时药液漏出来。
- 拔针:保持刚才扎进去的角度,快速拔出针头。
第4步:善后工作
- 用干棉签或酒精棉片轻轻按住注射点几秒钟,千万不要揉! 揉搓会加速胰岛素吸收,可能引起血糖波动。
- 立即把用过的针头拧下来,盖好外面的大针帽,扔进一个专门的“利器盒”(可以用一个结实的、带盖的塑料瓶代替),攒多了交给社区医院处理。千万别直接扔垃圾桶,太危险了。
- 盖好胰岛素笔的笔帽,放回原处。
二、划重点:注射部位到底要不要轮换?答案是:必须轮换!
这个问题太重要了,可以说,轮换注射部位和正确注射技巧一样重要!
为什么要轮换?
你可以这么想:如果总是在同一个地方种庄稼,那块土地迟早会变得贫瘠、板结。我们的皮肤也是一样。
如果长期在同一个位置注射,皮下的脂肪组织会受到反复刺激,产生增生或硬结,摸起来就像一个个小疙瘩或硬块。医学上管这个叫“脂肪增生”。
打针在这些硬块上,会有两个大问题:
- 不疼,但很危险:因为神经也变迟钝了,所以打在硬块上你可能感觉不到疼,会让你误以为这是个“好地方”。
- 血糖“过山车”:打在硬块里的胰岛素,吸收会变得非常不规律。有时候吸收很慢甚至不吸收,导致血糖居高不下;有时候又可能突然大量吸收,造成危险的低血糖。这会让你的血糖变得神出鬼没,非常难控制。
怎么科学地轮换?
记住“大轮换”和“小轮换”两个原则。
1. 可选的注射部位(四大区域):
- 腹部:这是“黄金宝地”,吸收速度最快最稳定,也最方便操作。范围是肚脐周围一个拳头以外的区域。
- 大腿外侧:吸收速度比腹部慢一些,适合注射中长效胰岛素。
- 上臂外侧:吸收速度也比较快,但自己操作不太方便,需要家人帮忙。
- 臀部外上侧:吸收最慢,最适合注射中长效胰岛素,尤其是在睡前。
2. 轮换方法:
- 大轮换(区域轮换):比如,这个星期一三五打腹部,二四六打大腿。或者,第一周全打腹部,第二周全打大腿,第三周打臀部……这样给每个大区域充分的休息时间。
- 小轮换(点位轮换):在一个区域内,每次注射的点也要隔开。你可以把一个区域想象成一个棋盘,这次打在A1格,下次就打在A2格,再下次打B1格。每个注射点之间至少要相隔2厘米(大概你一根手指的宽度)。绝对不要连续两次打在同一个针眼上!
小窍门:你可以给自己画个图,或者简单记一下,比如“左腹-右腹-左腿-右腿”这样轮着来,保证每个点位在一个月内不会被重复使用到。
希望这些“干货”对你有帮助!刚开始可能会有点手忙脚乱,但多练习几次,你就会发现自己也能成为一个熟练的“操作工”。记住,规范的操作和科学的轮换,是咱们平稳控糖的左膀右臂。加油,你行的!如果还有不清楚的,一定要多问问你的医生或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