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非常嫌疑犯》的结尾绝对是影史经典,而那张传真机里的纸,就是给观众和警探Kujan的“致命一击”。
虽然电影镜头没有给这张纸一个完整的大特写,但根据剧情和常理推断,这张由匈牙利幸存者口述、警方画师绘制的传真上,除了那张我们熟悉的、“Verbal” Kint的脸之外,很可能还写着下面这些信息:
1. 核心内容:目击者的描述和警告
这是最关键的部分。这张纸不仅仅是一张画像,它是一份来自另一位目击者的警方记录。你可以想象上面会用英文写着类似这样的话:
- "Subject identified as 'Keyser Söze'."
- (“对象身份确认为‘凯撒·苏西’。”)
- "Witness was extremely agitated. Kept repeating the name 'Söze'."
- (“目击者情绪极度激动,不断重复‘苏西’这个名字。”)
- "Described the subject as 'the Devil himself'. Extremely dangerous. Use extreme caution."
- (“形容对象为‘魔鬼本人’。极度危险。请务必极度小心。”)
- "He is not Turkish. He speaks fluent Hungarian with a German accent."
- (“他不是土耳其人。他说着一口带德国口音的流利匈牙利语。” —— 这点可能也会提到,用来戳破苏西的土耳其人身份迷思。)
简单来说,这张纸上写的,就是那个被烧得面目全非的幸存者在病床上,用尽最后力气对警察发出的、最惊恐的警告。他不仅画出了苏西的脸,更用言语描述了他的恐怖。
2. 官方信息
作为一份警方文件,它肯定还会有一些格式化的内容,比如:
- 发件人: 洛杉矶港口警局 或 合作的医院警务室
- 收件人: 戴夫·库扬探员 (Agent Dave Kujan) 或他所在的美国海关总署办公室
- 事由 (RE:): 圣佩德罗码头枪击/爆炸案幸存者证词 (San Pedro Pier Shooting/Explosion Survivor Testimony)
- 日期和时间
这张传真真正的“戏剧作用”
更有意思的是,这张传真在电影里的作用,并不是为了告诉Kujan探员真相。
你看,Kujan探员的醒悟,来自于他盯着办公室的布告板,把“Verbal” Kint故事里所有的关键词(红脚、小林、危地马拉的咖啡杯……)和板子上的线索一一对应起来的那一刻。
而那台传真机,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在背景里**“吱吱呀呀”**地、慢悠悠地工作。
- 对观众来说,我们眼看着真相(那张脸)一点点被打印出来,而主角Kujan却浑然不觉,这种紧张感被拉到了满格。
- 对Kujan来说,当他恍然大悟,咖啡杯从手中滑落摔碎时,传真刚好打印完毕。这张纸飘落到地上,被同事捡起来,成为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它像一个无情的嘲讽,用白纸黑字告诉他:你被耍了,而且证据早就发过来了,只是你没看到而已。
所以,这张纸上写了什么固然重要,但它“姗姗来迟”的这个行为本身,才是导演最精妙的设计。它完美地诠释了那句经典台词:
"The greatest trick the Devil ever pulled was convincing the world he didn't exist."
(魔鬼最高明的骗术,就是让你相信他根本不存在。)
而当人们终于拿到他的画像时,他早已“一瘸一拐”地消失在了人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