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al 对“工薪阶层”有哪些局限性看法?

创建时间: 8/18/2025更新时间: 8/18/2025
回答 (1)

好的,我们来聊聊 Naval Ravikant 对“打工拿薪水”这件事的一些看法。我会尽量说得像咱们平时聊天一样,让你一听就明白。

在 Naval 眼里,“工薪阶层”或者说“打工族”,并不是一个坏的身份,但如果你的目标是实现真正的财富自由,那这条路本身就存在几个非常大的局限。

他看待这个问题的核心角度是:你是在玩一个别人设定好的、赢面很小的游戏。

下面我给你拆解一下他认为的几个主要局限性:

1. 你是在“出租”你的时间,而不是在创造资产

这是最核心的一点。

想象一下,你的时间就像一个可以出租的工具。当你去上班,你做的就是把今天这8个小时“租”给老板,老板付给你一天的租金(也就是工资)。明天你还得继续去,继续出租,才有租金拿。一旦你停止出租(比如生病、休假、被裁员),你的收入就停了。

这就像你每天提着水桶去河边打水,有打才有水喝。

而财富创造者呢?他们不打水,他们修建通往你家的管道。管道修好了,水就会源源不断地流过来,甚至他们在睡觉的时候,水(钱)也在流。这个“管道”就是资产,比如一家公司、一个软件、一本书的版权、一项投资等。

所以,打工的第一个局限就是:你没有在建立属于你自己的、能自动赚钱的“管道”。

2. 你的收入是线性的,而且有“天花板”

什么叫“线性收入”?就是你投入一份时间,得到一份回报。投入两份时间(加班),得到两份回报。

这个模式的天花板非常明显:

  • 时间的天花板: 你一天最多就24小时,不可能通过无限加班来无限提高收入。
  • 价值的天花板: 你的薪水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上的供需关系决定的,而不是你为公司创造的真实价值。就算你一个项目为公司赚了1个亿,你的工资可能也只是涨了几千块或拿一笔奖金,大头都被公司(资产所有者)拿走了。

财富的积累往往是非线性的,甚至是指数级的。比如你写了一个软件,服务10个人和和务100万人,你的开发成本几乎没变,但收入却翻了无数倍。这,工薪岗位是给不了你的。

3. 你没有所有权(Equity),享受不到复利和杠杆的威力

这是实现财富自由最关键,也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

  • 所有权(Equity): 简单说就是“股份”或“产权”。如果你在一家创业公司早期加入,拿了1%的股份。几年后公司上市,价值100亿美元,那你这1%的股份就值1亿美元。你的同事,职位可能跟你一样,但因为他只要了高薪而没要股份,他就错过了这笔巨大的财富。

  • 杠杆(Leverage): 这是 Naval 反复强调的概念。杠杆就是“用很小的力气撬动很大成果”的工具。财富自由的人都善用杠杆。Naval 认为现代社会最好的杠杆有两种:

    • 代码(Code): 写个APP,全世界人都能用。
    • 媒体(Media): 做个视频、写篇文章、录个播客,可以被无数人复制传播,成本几乎为零。

作为工薪阶层,你很难拥有真正强大的杠杆。你的工作成果属于公司,你无法用它为自己加杠杆。公司用你的劳动成果,加上资本、代码和媒体的杠杆,为股东创造了巨大财富,而你只分到了固定的那一小杯羹。


总结一下 Naval 的观点

他不是在鄙视打工的人,而是在提醒大家要认清自己所处“游戏”的规则

“打工拿薪水”这个游戏,规则就是用你的时间换取稳定但有限的收入。这个游戏的赢家是规则的制定者(老板、股东)。

而“财富创造”是另一个游戏,它的规则是:

  1. 建立资产(管道),而不是出租时间(打水)。
  2. 追求非线性的、可规模化的收入。
  3. 一定要获取所有权(Equity)。
  4. 善用杠杆(特别是代码和媒体)。

所以,Naval 给出的建议不是让你马上去辞职,而是改变你的思维模式。即使你在上班,也要开始思考:

  • 我怎样才能获得一点点所有权?(比如公司的期权,或者自己搞点小投资)
  • 我怎样才能建立自己的杠杆?(比如业余时间写个博客、做个视频号、学点编程)
  • 我怎样才能把我的知识和技能“产品化”,让它能在我睡觉时也为我工作?

希望这个解释能让你更好地理解 Naval 的想法!他其实是在教我们如何从一个“棋子”,慢慢变成一个“棋手”。

创建时间: 08-18 15:01:54更新时间: 08-18 23:5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