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al 如何看待“投资股票”与“投资自己”?
好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Naval 的观点对于很多习惯了传统理财建议的人来说,确实有点“反常识”,但仔细一想,又非常深刻。
我来帮你梳理一下,尽量用大白话讲清楚。
Naval 的观点:“投资自己”是因,“投资股票”是果
你可以这么理解,在 Naval 的财富哲学里,“投资自己”是用来创造财富的引擎,而“投资股票”更多是用来保存和增值已有财富的仓库。
两者的优先级和扮演的角色完全不同。
1. 为什么“投资自己”是绝对的第一位?
我们从小听到的建议通常是:“好好工作,省钱,然后把钱投到股市里,靠复利慢慢变富。”
Naval 认为这条路太慢,而且充满不确定性。他觉得,与其把希望寄托在自己无法控制的市场上,不如先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强大的“赚钱机器”。
“投资自己”具体投什么呢?
-
投资你的“专属技能”(Specific Knowledge) 这可不是指随便考个证或者学个大众化的技能。Naval 说的“专属技能”,是你基于天生的好奇心和热情,长期钻研形成的一种独特能力。它很难被外包,也很难被自动化。
- 举个例子: 你既懂编程,又对古典音乐有很深的研究。那你就可以开发一个帮助人学习乐理的 App。这就是一个独特的结合,别人很难复制。或者你是一个文笔很好的健身教练,那你就可以打造一个非常受欢迎的健身内容品牌。
- 核心: 找到那个让你着迷,愿意不计报酬也想去了解的领域,然后把它打磨成你的“独门绝技”。
-
投资你的“杠杆”(Leverage) 光有技能还不够,你得让你的技能被成千上万倍地放大。Naval 强调两种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杠杆,而且几乎是零成本的:
- 代码(Code): 写一个软件、一个网站、一个 App。你写一次,它可以 24 小时不间断地为成千上万人服务。
- 媒体(Media): 写文章、录播客、做视频。你创作一次,它可以被无数人阅读、收听、观看,为你建立个人品牌和影响力。
- 核心: 学会用这些杠杆,你的努力就不再是“干一小时活,赚一小时钱”了,而是“干一小时活,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都有持续收入”。
所以,“投资自己”的最终目的,是创造出属于你自己的资产(Equity)——比如你公司的股份、你开发的软件、你的个人品牌。这是创造财富的源头。
2. 那“投资股票”呢?它扮演什么角色?
Naval 并不反对投资股票,但他把它放在了财富创造的后端环节。
你可以把“投资股票”看作你财富版图里一个重要的“防守队员”。
-
它是财富的“存放处” 当你通过“投资自己”赚到了第一桶金、第二桶金...你需要一个地方来存放这些钱,让它们能跑赢通货膨胀,不至于贬值。这时候,买入优质公司的股票、指数基金(Index Fund)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
它是一种被动的“收租模式” 当你买入股票时,本质上你是把钱“租”给了这家公司,期望获得回报。这是一种相对被动的增长方式。而 Naval 更推崇主动的创造模式。用他的话说,靠工资和投资理财致富,是“出租你的时间,再出租你的金钱”,而真正的财富自由来自于出售你的产品。
一个简单的比喻
-
投资自己: 就像你亲自学习设计图纸,学习工程学,然后亲手建造一艘属于你自己的快艇。这个过程很辛苦,风险也高,但一旦建成,你想开多快、开去哪里,都由你决定。这艘快艇本身就是你最大的资产。
-
投资股票: 就像你花钱买了一张豪华邮轮的船票。这艘船很大很稳,大概率能把你安全地带到目的地。但船速、航线都不是你控制的,你只是一个乘客。
Naval 的建议是,优先成为那个能造船的人,而不是只做一个买票的乘客。当你造的船为你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后,你完全可以把一部分钱拿去买邮轮的票,作为一种分散风险和享受生活的方式。
总结一下
投资自己 | 投资股票 | |
---|---|---|
目的 | 创造财富(从 0 到 1,从 1 到 100) | 保存和增值财富(从 100 到 110) |
角色 | 财富的引擎、源头 | 财富的仓库、放大器 |
方式 | 主动出击,打造个人资产(产品、品牌) | 被动参与,分享市场增长 |
优先级 | 绝对优先 | 在拥有可观财富之后 |
所以,下次当你纠结是把一笔钱拿去报个能极大提升你核心技能的课程,还是直接投进股市时,按照 Naval 的哲学,你应该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因为一个强大的自己,才是你一生中最核心、最可靠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