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纳瓦尔·拉维坎特提倡“避免可替代劳动”?

好的,没问题。咱们来聊聊纳瓦尔这位硅谷大神为什么老是念叨着要“避免可替代劳动”。


简单说,因为“可替代”就意味着“没议价权”,而财富自由的第一步就是要有议价权。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

你家楼下有两家咖啡店。

  • A店的咖啡师,严格按照SOP(标准作业流程)操作,放多少克豆子,打奶泡到多少度,拉花是个什么形状,全都是规定好的。这个咖啡师如果辞职了,老板明天就能招一个新人,培训一天就能上岗。这位咖啡师干的就是可替代劳动。他的工资,是由市场上愿意干这份活的人有多少来决定的,很难涨上去。

  • B店的老板,他自己就是个咖啡大师。他跑遍了云南和埃塞俄比亚,找到了独特的咖啡豆拼配方案;他设计了整个店面的风格,让人感觉特别舒服;他还搞了一套独特的会员系统,让老顾客都离不开他。这个人,就很难被替代。如果他把店卖了,这家店的灵魂可能就没了。他干的,就是不可替代劳动。他赚的钱,不是按小时算的,而是跟他创造的独特价值挂钩的。

纳瓦尔说的“避免可替代劳动”,就是希望我们努力成为B店老板,而不是A店那个随时能被换掉的咖啡师。


进一步拆解一下,为什么“可替代劳动”是个陷阱?

  1. 你的价值由市场决定,而不是由你决定 可替代劳动,就像是标准化的螺丝钉。市场上有成千上万个一模一样的螺丝钉,价格自然很透明,也很低。你干的活,如果很容易找到另一个人来干,那你的薪水就会被压得很低。你加班加点,把自己累得半死,也只是在“拧”得比别人快一点,本质上还是那颗螺丝钉,价值上限是锁死的。

  2. 你是在用时间换钱,而时间是有限的 可替代劳动最典型的模式就是“按时计薪”。你工作8小时,就拿8小时的钱。你想多赚钱,就要靠加班。但你一天最多也就24小时,不可能无限地用时间去换钱。这条路,走不远,也走不到财务自由。

  3. 你会被时代轻易淘汰 什么劳动最容易被替代?标准化的、重复性的。这恰恰是AI和自动化最擅长干掉的领域。今天你可能是在流水线上拧螺丝,明天可能就是一个机器人手臂在干;今天你是在做基础的数据录入,明天可能一个软件脚本就全搞定了。你把自己放在了和机器竞争的赛道上,毫无胜算。


那么,我们该追求什么?——“特定知识”和“杠杆”

纳瓦尔不光指出了问题,也给了药方。他提倡我们去建立自己的**“特定知识”(Specific Knowledge)**。

  • 什么是“特定知识”? 它不是你在学校里死记硬背就能学会的知识,也不是看几本书就能掌握的技能。它是你基于个人天赋、好奇心和热情,长期投入后,在你身上形成的一种独一无二的技能组合

    • 比如,你既懂编程,又对古典音乐很有研究,那你或许可以开发一个帮助人学习乐理的App。
    • 比如,你文笔很好,又是一个资深的游戏玩家,那你或许能成为最顶尖的游戏评论家或剧情设计师。

    这种知识是长在你身上的,别人很难快速复制。这就是你的“不可替代性”的来源。

  • 找到了“特定知识”,然后呢?——加“杠杆” 当你有了不可替代的技能后,你就不再是单打独斗了。你需要找到一个“杠杆”来放大你的能力。纳瓦尔认为,在新时代,最好的杠杆是:

    1. 代码(Code):写一个软件或App,可以不睡觉地为全世界成千上万的人服务。
    2. 媒体(Media):做一个播客、一个视频频道、写一个博客,你的思想和见解可以被无数人看到和听到。

    用咱们刚才B店老板的例子,他的“特定知识”是关于咖啡的独特品味和经营理念。他的“杠杆”就是他开的这家实体店,以及他的会员社群。他通过这个杠杆,把自己的一份精力,服务了成百上千的顾客,从而获得了远超一份工资的回报。


总结一下

纳瓦尔提倡“避免可替代劳动”,核心思想是:

  • 不要做一颗随时可以被替换的螺丝钉,要做就做那个设计机器的人。
  • 停止用有限的时间去换钱,要去建立一个能为你赚钱的系统。
  • 找到你独一无二的价值(特定知识),然后用杠杆(代码/媒体等)去放大它。

你的职业发展目标,不应该仅仅是找到一份“工作”,而是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独特的产品。当你变得难以被替代时,机会和财富自然会来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