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Naval 提出“在某个领域做到世界前 1%”?
为什么 Naval 总是说要“在某个领域做到世界前 1%”?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嘿,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因为这确实是 Naval 思想里一个很核心,但又容易被误解的点。
很多人一听到“世界前 1%”,第一反应就是:“天啊,这也太难了吧!我怎么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好的程序员、作家或者医生?”
但其实,Naval 的本意并不是让我们去跟全世界几十亿人硬碰硬地卷,而是教我们一种**“降维打击”**的智慧。
让我用大白话给你拆解一下,他为什么要这么说:
第一点:逃离“内卷”和残酷的竞争
想象一条美食街,上面有 50 家麻辣烫店,每家的味道、价格、装修都差不多。结果会怎么样?
为了抢生意,大家只能疯狂打价格战。“隔壁 20 块一碗?我卖 18!”、“他家送可乐?我送酸梅汤!”…… 这就是“内卷”。在这场游戏中,没有人是赢家,因为大家都在同质化竞争,你随时可以被替代。
现在,想象这条街上突然开了一家独一无二的“法式分子料理麻辣烫”,只此一家。它的目标客户、定价、体验都和别人完全不同。它不需要参与价格战,因为想体验它的人,只能来找它。
成为“前 1%”的意思,就是让你成为那家“法式分子料理麻辣烫”。
当你在某个细分领域足够出色,足够独特时,你就跳出了那个拥挤不堪、人人都能做、只能拼价格的“中间地带”。你不再是通过“比别人更便宜”来竞争,而是通过“只有我能做到”来吸引机会。
简单说:在 99% 的人都在红海里拼杀时,你要去开创属于自己的蓝海。
第二点:获得真正的“杠杆”
Naval 经常谈“杠杆”(Leverage)。杠杆就是“用更少的力气,撬动更大的成果”。
一个普通会计师,工作一小时,拿一小时的工资。这是没有杠杆的。 一个顶级的税务专家(某个细分领域的前 1%),他写了一本关于“初创公司如何合法避税”的书。这本书可以卖给成千上万的人,在他睡觉的时候都在为他赚钱。这就是杠杆。
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前 1% 时,你的判断力、名誉和技能就成了你最强的杠杆。
- 你的名誉为你工作:别人会主动找你合作,而不是你去找工作。
- 你的判断力为你工作:因为你在该领域有深度见解,你做出的决策质量远超常人,一个正确的决策可能带来百倍千倍的回报。
- 你的作品为你工作:你创造的一个软件、一篇文章、一个课程,可以服务无数人,为你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和影响力。
成为前 1% 是获得这种强大杠杆的前提。因为只有稀缺的东西,才有价值,才能形成杠杆。
第三点:这并不是让你成为一个“全才”,而是“专才”的组合
这可能是最关键、也是最让人豁然开朗的一点。
Naval 并不是说让你在“编程”这个巨大的领域里成为世界第一。他的真实意思是,通过技能的独特组合,让你在某个“交叉领域”成为第一。
他举过一个例子:
假设你是一个不错的(前 25%)的工程师。 同时,你又是一个不错的(前 25%)的沟通者/作家。
单看这两项,你都不是世界顶尖。但是,把它们组合起来,你就可能成为“全世界最擅长把复杂技术问题,用简单的语言写给非技术人员看的人”之一。
在这个极其细分的领域,你就是前 1%!
再举个例子:
- 你会画画(还行,前 20%)
- 你懂心理学(还行,前 20%)
- 你很会讲段子(还行,前 20%)
把这三者结合起来,你可能就会成为一个创作“治愈系搞笑心理学漫画”的顶级博主。在这个没人跟你竞争的领域,你就是 No.1。
这就是 Naval 说的“特定知识”(Specific Knowledge)。它是你基于自身兴趣和天赋,独一无二组合起来的技能。它无法被简单地教会,只能靠你自己去探索和构建。
总结一下,怎么理解和实践这个“前 1%”?
- 别在红海里拼刺刀:不要总想着在热门、拥挤的赛道里打败所有人。
- 找到你的“技能组合”:问问自己,你对什么东西有天生的好奇心?你有哪些看起来不相关的技能?把它们组合起来,创造一个属于你的新赛道。
- 玩长期游戏: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时间和持续的投入。别追求速成,享受这个“利滚利”的过程,知识和声誉的复利效应非常惊人。
- 最终目的不是打败别人,而是让自己变得“无可替代”。当你变得无可替代时,财富、机会和自由都会主动来找你。
希望这个解释能帮到你!Naval 的很多想法都是这样,初听觉得很“卷”,但仔细一想,其实是教我们如何更聪明、更自由地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