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测在诊断腮腺炎中有什么作用?

Ditmar Dörschner
Ditmar Dörschner
Virology researcher, expert in viral outbreaks.

哈喽!关于血液检测在诊断腮腺炎里的作用,我来给你捋一捋,尽量说得通俗易懂点。

总的来说:医生不一定非得让你抽血

通常情况下,腮腺炎的诊断主要靠的是典型症状

啥是典型症状?就是我们常说的一边或两边的脸颊(腮帮子)肿得跟个包子似的,一摸还疼,尤其是在耳朵下面那块地方。医生一看一摸,再问问你有没有发烧、头疼、吃东西腮帮子酸痛,基本上心里就有数了。

所以,如果你的症状非常典型,医生可能根本不会让你去抽血,直接就能诊断了。


那什么时候需要抽血呢?

血液检查就像是“辅助侦查”或者“最终确认”的手段,主要用在以下几种情况:

  1. 症状不典型,不好判断

    • 比如你只是有点低烧,腮帮子肿得也不明显,或者肿的位置有点怪。这时候医生就拿不准了,到底是腮腺炎,还是淋巴结发炎,或者是别的什么问题?抽个血能帮助排除其他可能性。
  2. 需要明确告诉你是“现在”得的病

    • 有时候需要一个非常精确的证据来证明你正在感染腮腺炎病毒。比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或者某些特殊情况下的确诊。
  3. 检查你有没有免疫力

    • 比如你接触了腮腺炎病人,很担心自己会不会被传染。通过抽血可以查出你体内有没有抵抗腮腺炎病毒的“抗体”。有抗体,就说明你以前得过或者打过疫苗,是安全的,不用担心。

抽血到底在查什么?

抽血查腮腺炎,主要不是看红细胞、白细胞,而是找一个叫**“抗体”**的东西。

你可以把病毒想象成入侵身体的“敌人”,而抗体就是我们身体免疫系统专门派出来对付这个敌人的“特种兵”。

这种“特种兵”还分两种:

1. 急先锋部队 (IgM抗体)

  • 特点:一旦病毒入侵,身体会最先派出这种抗体去打仗。它出现得快,消失得也快。
  • 检测意义:如果在你的血液里找到了这个 IgM 抗体,就说明你是近期(正在)感染了腮腺炎病毒。这是诊断急性感染的“铁证”。

2. 常备主力军 (IgG抗体)

  • 特点:这种抗体出现得比 IgM 晚一些,但是一旦出现,可能会在你的身体里待一辈子,负责长期保卫。
  • 检测意义
    • 如果只检测到 IgG 抗体,而没有 IgM,说明你以前得过腮腺炎,或者打过疫苗,现在有免疫力,不怕传染。
    • 如果 IgM 和 IgG 都检测到了,说明你正处于感染的中后期。

总结一下结果怎么看:

  • IgM (+), IgG (-/+) => 你现在正得腮腺炎呢!
  • IgM (-), IgG (+) => 你以前得过或者打过疫苗,有免疫力。
  • IgM (-), IgG (-) => 你没得过,也没打过疫苗,是个“易感人群”,要小心被传染。

还有个辅助指标:血淀粉酶

腮腺炎病毒除了攻击腮腺,有时也会影响到胰腺。腮腺和胰腺都会产生一种叫“淀粉酶”的东西。如果这两个地方发炎了,血液里的淀粉酶水平就可能会升高。

所以,查血淀粉酶可以作为腮腺炎的一个辅助判断,但它不是决定性的,因为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淀粉酶升高。

最后的总结

简单来说,血液检测在腮腺炎诊断中扮演的是一个**“确认者”“区分者”**的角色。它不是常规必须项,但在诊断不明确、需要区分是新发感染还是既往免疫、或者排查其他疾病时,它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特异性抗体(IgM和IgG),医生能获得非常可靠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