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人形机器人运动的“肌肉”和“关节”(执行器)主要有哪些技术类型?

翼 聡太郎
翼 聡太郎
Lead designer of humanoid prototypes

哈喽!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也特别形象。“肌肉”和“关节”这个比喻一下就抓住了人形机器人运动的本质。在机器人学里,我们管这些东西叫执行器(Actuator)

简单来说,执行器就是把能量(比如电能、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运动的装置。下面我给你盘一盘目前主流的几种技术,尽量说得通俗易懂。


1. 电机驱动:最主流、最像“神经控制肌肉”的方式

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你见到的绝大多数人形机器人,比如特斯拉的Optimus(擎天柱),都是用的这种。

  • 工作原理:就像它的名字,它用电来驱动马达(电机)旋转。但光旋转还不行,机器人关节需要的是精确的角度和足够大的力量。所以一套完整的“电动关节”通常包含:

    1. 伺服电机(Servo Motor):这是核心。它不是一个只会傻转的普通马达,它内部带有一个“位置传感器”(编码器),能随时告诉“大脑”(控制器)自己转到了哪个角度。大脑发出指令“转到90度”,它就会精确地转到90度然后停下,并且会抵抗外力维持在这个位置。这就是机器人能做出各种姿势并保持平衡的关键。
    2. 减速器(Reducer/Gearbox):电机转速通常很高(比如每分钟几千转),但力量(扭矩)很小,根本抬不起胳膊大腿。减速器就像汽车的变速箱或者自行车的变速齿轮,它用一套复杂的齿轮结构,把电机的高转速降下来,同时把力量放大几十甚至几百倍。这样机器人就能做出很有力量的动作了。
  • 优点

    • 控制精准:电的响应速度极快,控制精度非常高。
    • 干净、安静:没有液体泄漏的风险,工作时相对安静。
    • 效率高:能量转换效率比较高,相对省电。
  • 缺点

    • 爆发力/抗冲击性弱:刚性连接,如果机器人摔一跤,巨大的冲击力很容易直接损坏昂贵的减速器。不像人类的肌肉和肌腱有关节液缓冲。
    • 功率密度瓶颈:想在同样小巧的体积下做出和液压一样大的力量,目前还很难。
  • 形象比喻:一套精密的、自带传感器的“电子肌肉”,通过电信号精准收缩和舒张。

2. 液压驱动:机器人界的“大力士”

如果说电机驱动是精准的“体操运动员”,那液压驱动就是力量爆棚的“举重冠军”。

  • 工作原理:通过高压泵把油(液压油)压入一个密闭的油缸,推动活塞运动。这个过程能产生巨大无比的力量。你看到的挖掘机、起重机,那强有力的机械臂就是液压驱动的。

  • 代表选手:大名鼎鼎的波士顿动力(Boston Dynamics)的Atlas机器人。你看它能跑、能跳、能后空翻,做出各种爆发力极强的动作,靠的就是液压系统提供的强大动力。

  • 优点

    • 力量巨大:功率密度极高,能在很小的体积内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 动态性好:能做出非常快速、有爆发力的动作。
    • 天然的柔顺性:液体有一定的可压缩性,抗冲击能力比电机+刚性减速器强得多。
  • 缺点

    • 复杂且“脏”:需要一整套液压泵、油管、阀门、散热器,系统庞大、笨重、噪音大。而且“跑冒滴漏”是家常便饭,维护起来很麻烦。
    • 控制难度高:液体的流动和压力控制比电流控制要复杂得多,想做到电机那样的精度很难。
    • 能耗高:为了随时能爆发,液压泵经常需要保持高压状态,像汽车怠速一样,比较耗能。
  • 形象比喻:给机器人装上了一套类似挖掘机机械臂的动力系统,力大无穷。

3. 气动驱动:轻巧、快速的“短跑选手”

这种方式相对少见一些,但在特定领域有奇效。

  • 工作原理:和液压类似,只不过工作介质从不可压缩的油换成了可压缩的空气。通过给“气囊”或气缸充气、放气来驱动关节运动。

  • 应用场景:常用于需要快速、轻量、且与人交互安全性要求高的场景。因为空气是可压缩的,所以气动关节天生就带有一种“柔顺”的特性,撞到人也不会像金属疙瘩那么硬。有些研究会用它来做“人工肌肉”。

  • 优点

    • 速度快、响应迅速
    • 柔顺、安全,有弹性。
    • 系统简单、轻便,因为工作介质是空气,不需要考虑液体回收。
  • 缺点

    • 控制精度差:因为空气的可压缩性,很难让关节稳定在某个精确的位置,会“飘”。
    • 力量小:提供的力量远不如液压,甚至不如同体积的电机。
  • 形象比喻:给机器人装上了一堆可快速充放气的“气囊”来模拟肌肉。


总结一下

驱动方式工作介质优点缺点形象比喻
电机驱动控制精准、干净、高效爆发力弱、抗冲击差精密的电子肌肉
液压驱动高压油力量巨大、爆发力强复杂、笨重、易漏、难控大力士的液压臂
气动驱动压缩空气快速、轻便、柔顺安全力量小、控制精度差快速收缩的气囊

目前,电机驱动是绝对的主流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科学家们也在努力解决它的短板,比如通过在电机和关节之间加入弹簧等弹性元件(这种结构叫串联弹性驱动器-SEA),来模仿人类的肌腱,让机器人的动作更自然、更抗冲击。

希望这个解释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