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缺失或过度监管,哪种情况更容易引发危机?

Carolyn Joyce-Baker
Carolyn Joyce-Baker
Financial analyst with 10 years experience in market volatility.

这是一个很经典的问题,就像问“开车太快和太慢,哪个更危险?”一样,答案并不是非黑即白。两种情况都会引发危机,但危机的类型和爆发方式完全不同。

如果把经济比作一条大河,监管就是河岸。

监管缺失:更容易引发“溃堤式”的金融危机

这种情况就像河岸年久失修,甚至根本没有河岸。

  • 发生了什么? 河里的水(资本)会为了追求最快的路径(利润),毫无顾忌地横冲直撞。人们会疯狂地在河边挖沙(高风险投资)、建不牢靠的房子(金融衍生品),因为没人管,而且短期内看起来利润极高。比如,银行会把钱贷给明显还不起的人,因为风险可以打包卖给下一个人;投资公司会用极高的杠杆去赌博,赢了血赚,输了反正有整个体系兜着。
  • 危机的样子: 突然之间,一个大浪(比如一个大型投资失败)打过来,脆弱的河岸瞬间崩溃。洪水(危机)一泻千里,淹没一切。这种危机爆发得非常快、非常猛烈,就像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它来势汹汹,破坏力巨大,所有人都被卷入其中,后果立竿见影。

所以,监管缺失更容易引发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那种剧烈的、爆发性的“金融危机”

过度监管:更容易引发“慢性病式”的经济危机

这种情况就像河岸修得太宽、太高,而且河道里布满了各种水闸和关卡。

  • 发生了什么? 河水(资本)的流动变得极其缓慢和困难。你想从上游运一批货到下游(投资一个新项目),需要经过无数审批,满足各种苛刻的条件。久而久之,大家觉得太折腾了,干脆就不运了(不投资、不创新)。企业失去了活力,因为任何一点小小的创新都可能面临巨大的合规成本。
  • 危机的样子: 河水不再流动,变成一潭死水。河里的鱼虾(中小企业)因为缺氧而慢慢死去,整条河失去了生机。这种危机不是一天两天爆发的,而是一个缓慢的、逐步窒息的过程。经济增长停滞,失业率慢慢攀升,社会失去活力和创造力。它不像洪水那样惊心动魄,但对经济的伤害是长期的、深远的,就像温水煮青蛙。

结论

如果要直接回答你的问题:监管缺失更容易引发“突然的、剧烈的”金融危机。 因为人性的贪婪是难以约束的,一旦没有护栏,就一定会有人冲向悬崖,并且会带着一大批人掉下去。

过度监管引发的危机则更像是一种经济活力的慢性死亡

一个理想的监管,应该是既坚固又有弹性的河岸,它能约束洪水的破坏力,但又不会阻碍河水的正常流动和航运。这其中的平衡,是所有政策制定者面临的永恒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