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关于这个问题,我谈谈我的理解。
如果要把芒格老爷子在晚年反复强调、念叨最多的那个反思总结出来,我觉得可以浓缩成两个紧密相连的核心,一个关于投资,一个关于人生。
1. 关于投资:那个“遍地是黄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这可能是他晚年最现实、也是最常给年轻人泼的“冷水”。
简单来说,芒格认为,他和巴菲特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处在一个“黄金时代”。
你可以想象一下,在他们刚开始做投资的五六十年代,市场就像一个没多少人知道的、鱼又多又肥的池塘。那时候:
- 竞争对手少: 没有那么多聪明的基金经理、分析师拿着电脑和模型跟你抢。
- 信息不透明: 只要你愿意去读财报、做调研,就很容易发现一些被市场严重低估的“大便宜”,就像在地上捡钱一样。
- 估值极低: 你可以用极低的价格买到非常优秀的公司。
但现在呢?情况完全反过来了。
现在的市场,就像一个挤满了顶尖钓鱼高手的池塘,每个人都用着最高级的声呐探测器和鱼竿。
- 竞争白热化: 全世界最聪明的大脑都在这个市场里,任何一个微小的机会都可能被瞬间发现。
- 信息爆炸: 你能看到的信息,所有人都能看到,很难再有信息差的优势。
- 估值普遍偏高: 想要找到当年那种“便宜到没朋友”的好公司,几乎不可能了。
所以,芒格反复强调,今天一个年轻人,想通过价值投资复制他和巴菲特的成功,难度是当年的N倍。 他甚至直白地说,如果他现在才开始,他都不确定自己能做得多好。
这个反思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
就是提醒我们要现实一点。不要看了几本价值投资的书,就觉得自己也能轻松成为“股神”,期待每年获得30%甚至50%的回报。芒格等于是在告诉你:“孩子,那条路已经被我们走绝了,现在的游戏规则变了,难度是地狱级的。能获得比市场平均水平高一点点的收益,就已经非常非常了不起了。”
2. 关于人生:幸福的秘诀,是降低你的期望值
这个关于人生的反思,其实是上面那个投资反思的延伸和升华。
既然在外部世界(比如投资赚钱)获得巨大成功变得如此困难,那么一个人怎么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呢?
芒格给出的答案非常古老,但又极其深刻:降低你的期望值 (Lower your expectations)。
他认为,人的痛苦主要来源于“期望”和“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
幸福 ≈ 现实 - 期望
你看,这个公式里,想提升“幸福感”,要么提升“现实”,要么降低“期望”。
在当今这个社交媒体横行、人人都在炫耀的时代,我们的“期望”被无限拔高了。你看到别人年纪轻轻就财富自由,看到别人环游世界,看到别人住着豪宅开着跑车……你的内心就会充满焦虑和嫉妒,这就是痛苦的根源。
芒格老爷子一辈子见过了全世界最富有、最成功的人,他发现很多有钱人其实活得非常痛苦,因为他们的欲望和期望永远得不到满足。
所以他晚年反复劝诫大家:
- 别嫉妒 (Don't be envious): 嫉妒是“七宗罪”里唯一一个不能给你带来任何乐趣的罪恶,它只会让你自己难受。
- 要知足 (Be content): 对你已经拥有的东西心怀感激。有一个温暖的家,有健康的身体,有几个信赖的朋友,这本身就是巨大的财富。
- 接受现实的不完美: 人生本来就充满了困难和挑战,别总想着事事顺心。能把一手烂牌打好,比天生一手好牌更值得骄傲。
这个反思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
这是芒格开出的一剂“幸福解药”。他告诉我们,与其把所有精力都用来追逐那个越来越难实现的“暴富梦”,不如把精力放在调整自己的内心上。
当你不再把“成为亿万富翁”当作人生的唯一目标,而是把“过好每一天、珍惜身边人”当作目标时,你会发现,幸福其实离你很近。
总结一下
所以,芒格晚年最大的反思,是一个双重回归:
- 对投资的回归现实: 承认外部世界的成功变得极其困难,不要再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 对人生的回归内心: 既然外部难以控制,那就修炼自己的内心,通过降低期望和学会感恩来获得内在的、可持续的幸福。
他不是在泼冷水,也不是在说丧气话,而是在用他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智慧告诉你:看清现实,然后调整心态,这才是通往成功和幸福最可靠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