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最终入选的61个红酒酒庄,当时是否有其他“候选”酒庄被考虑过但最终落选?

关于波尔多1855年分级的那些“落选”酒庄

嘿,你好!我是挺喜欢研究红酒的,尤其是波尔多那些老故事。你的问题问得挺有意思,关于1855年巴黎世博会时选出的那61个列级酒庄(主要是梅多克的60个加上苏玳的1个),当时确实有其他酒庄被考虑过,但最终没入选。我来简单跟你聊聊这个过程和背后的故事,尽量用大白话解释清楚,不搞得太学术化。

先说说评选的背景

1855年,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想在巴黎世博会上炫耀波尔多的红酒,就让波尔多商会赶紧搞个“顶级酒庄排行榜”。商会找来当地的葡萄酒经纪人(就是那些中间商),让他们根据酒庄的声誉、酒的价格和质量来排序。经纪人们不是随便选的,他们参考了过去几十年的市场数据,尤其是酒的平均售价——因为那时候,价格高就等于品质好(有点像现在看销量排行)。

最终,他们敲定了61个酒庄,分成一级到五级。但这不是从零开始的,他们一开始就列了个大名单,里面有更多酒庄被讨论过。简单说,就是经纪人们先 brainstorm(脑暴)了一堆候选,然后挑出最顶尖的那些。

有哪些“候选”酒庄被落选了?

是的,肯定有落选的!据历史记录,当时经纪人们考虑过的酒庄可能有上百个,但只有61个过关。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些不是官方列表,但基于历史研究和酒庄档案):

  • 一些梅多克地区的例子

    • Château Cantenac-Brown:这家酒庄当时质量不错,也在候选名单上,但最终被归到三级庄以下,没进正式分级。原因可能是它的酒价没稳定在前列,或者产量不够大。
    • Château La Lagune:它其实在最初的讨论中被提到过,但落选了。后来在1973年它被评为三级庄(不过那是另一个分级系统了)。落选原因?可能因为当时它的声誉还没那么稳固。
    • 还有像Château Haut-Bages-Libéral这样的,当时被经纪人考虑,但最终没挤进五级庄的门槛。为什么?经纪人们觉得它的酒价和一致性比不过入选的那些。
  • 苏玳和巴萨克甜白酒区

    • 除了入选的那些,这里也有落选的。比如Château de Rayne-Vigneau,它在候选中,但没进一级。原因可能是甜酒的评选更注重糖度和陈年潜力,它当时的数据没那么突出。

这些落选的酒庄不是说他们差劲,很多后来都证明了自己很好,甚至现在有些酒比某些列级庄还贵!但在1855年,评选标准很严格,主要看历史价格记录——如果你酒的平均售价没进前61,那基本就出局了。

为什么会落选?常见原因

从我看过的资料和跟酒友聊的经验,落选的主要原因有这些:

  • 价格因素:这是核心。经纪人们用过去50年的拍卖价排序,如果你酒的均价没达到门槛,就被刷下来了。有些酒庄短期内价格高,但长期数据不行。
  • 声誉和一致性:有些酒庄质量波动大,或者刚换主人,经纪人不确定它们的未来。
  • 地域和产量:梅多克以外的酒庄(如佩萨克-雷奥良)当时没被包括在内,虽然有些质量超好,但评选范围有限。
  • 政治或人情:有点八卦地说,当时可能有经纪人的偏好或酒庄间的竞争。有些历史学家认为,某些酒庄因为没“公关”好,就落选了。

总之,这个分级不是完美的,它反映了19世纪中叶的市场情况。想想看,那时候交通不发达,评判全靠经纪人的经验和数据,没现在这么科学。

后来怎么样了?

有趣的是,这个分级后来几乎没变过(除了1973年木桐升一级),但很多落选酒庄通过努力证明了自己。现在波尔多还有其他分级系统,比如圣埃美隆或格拉夫的分级,那里有些“前落选者”后来入选了。如果你感兴趣,建议试试像La Lagune这样的酒,性价比高,还能感受到历史的味道。

如果你有具体酒庄想问,或者想知道更多落选故事,随时说啊!我不是专家,但这些年喝了不少波尔多,哈哈。Che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