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在日本购房的外国人最容易犯的错误或忽视的细节是什么?

创建时间: 8/11/2025更新时间: 8/17/2025
回答 (1)

哈喽!看到你想在日本买房,这可是件大事,恭喜恭喜!作为过来人,我得跟你唠唠,第一次在这边买房,真的很容易踩坑。很多细节跟国内或者其他国家完全不一样。下面我给你总结一下,希望能帮你少走弯路。


1. 关于“钱”的那些事儿——预算永远比你想象的要多

错误一:只盯着房价,忘了“诸费用”

这绝对是新手最容易犯的错误!你看到的房子标价,比如3000万日元,绝对不是你最终要掏的钱。

  • 是什么: 在日本买房,除了房价本身,还有一大堆杂七杂八的费用,日语叫“諸費用 (しょひよう)”。
  • 有哪些:
    • 中介费 (仲介手数料): 一般是房价的3% + 6万日元 + 消费税。这是给房产中介的。
    • 登记许可税 (登録免許税): 办理房产证、土地证过户时要交的税。
    • 不动产取得税 (不動産取得税): 买完房后几个月,政府会给你寄税单,又是一笔钱。
    • 印花税 (印紙税): 签合同时贴在合同上的“邮票”,根据合同金额定。
    • 司法书士报酬 (司法書士報酬): 帮你跑腿办过户手续的专业人士的费用。
    • 火灾/地震保险费: 如果贷款,银行会强制你买。
    • 固定资产税/都市计划税 (固定資産税/都市計画税): 这个是每年都要交的持有成本,第一年要按天数分摊给卖家。
  • 有多贵: 一般来说,这些“诸费用”加起来,大概是房价的6%~10%。也就是说,3000万的房子,你得额外准备180万~300万日元的现金。
  • 怎么办: 一开始就让中介给你出一份详细的**“諸費用見積書” (费用估算单)**,把所有可能的费用都列出来,这样你心里才有底。

错误二:过于乐观地看待贷款

很多朋友以为在日本有稳定工作就能轻松贷到款,但对外国人来说,银行的门槛其实挺高的。

  • 签证是关键: 如果你没有**“永住权” (永住者)**,贷款难度会直线上升。很多银行压根不借给非永住者,或者要求你有日本配偶做担保。有些银行可以,但利率可能会更高,或者贷款额度更低。
  • 工作和年收入: 银行会看你的公司规模、工作年限(至少2-3年)、年收入。小公司或者刚换工作,都很难。
  • 别忘了首付: 就算能“零首付”,银行也希望你至少能自己出现金付掉上面说的“诸费用”。手头一分现金没有就想买房,基本不可能。
  • 怎么办: 在看房前,就去几家银行做**“事前审查” (事前審査)**,看看自己到底能贷多少钱。不要等看中房子了才发现钱不够,白忙活一场。

2. 关于“房子”本身——眼见不一定为实

错误三:忽视“土地所有权”和“借地权”的区别

在日本,房子的权利分两种,这个差别大了去了。

  • 所有权 (所有権): 恭喜你,这块地和上面的房子都是你的,可以自由买卖、改建,还能传给子孙后代。绝大多数人买的都是这种。
  • 借地权 (借地権): 你只买了房子,但房子脚下的土地是租来的。你需要每月给地主交地租,而且租期到了可能要拆房还地,或者花一大笔钱续租。这种房子会便宜很多,但坑也多,转手都很难。
  • 怎么办: 一定要看清楚房产信息里的“権利”一栏,写的是“所有権”还是“借地権”。新手建议无脑选“所有権”。

错误四:公寓(Mansion)只看管理费,不看修缮公积金

买公寓(マンション)每个月都要交两笔钱:

  • 管理费 (管理費): 用于日常的清洁、保安、电梯维护等。
  • 修缮公积金 (修繕積立金): 这是为十几二十年后的大规模修缮(比如外墙翻新、防水工程)存的钱。

最容易忽视的是:

  1. 修缮公积金太低: 有些老公寓为了好卖,把这笔钱定得很低。听起来很爽,但意味着未来修缮时钱不够,要么临时向所有业主征收一大笔钱,要么就拖着不修,房子越来越破。
  2. 未来会涨价: 这个公积金不是一成不变的。正规的公寓楼都会有一个“长期修缮计划”,里面写明了未来每隔几年,这笔钱会上涨。
  • 怎么办: 一定要向中介索要公寓的“長期修繕計画書”和“重要事項調査報告書”,看看修缮金的规划和目前资金池里有多少钱。

错误五:对“木造”房子的寿命和维护没概念

一户建(独栋小楼)很多是木造的。日本的木造房子盖得很好,但它不是永久的。

  • 折旧快: 日本的房子,尤其是木造的,建筑物本身贬值很快,20-30年可能就“不值钱”了,真正保值的是土地。
  • 维护成本: 木造房子每10-15年,外墙和屋顶可能需要重新喷涂和做防水,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动辄上百万日元)。
  • 怎么办: 买二手一户建时,要仔细检查房子的维修记录 (リフォーム履歴)。如果上一个房主刚做过大维护,那你就能省心好多年。如果十几年没动过了,你就要把这笔维修费计入你的购房成本里。

3. 关于“流程和文化”——魔鬼在细节里

错误六:看不懂或不重视《重要事项说明书》

在签约前,中介会派一个有“宅建士”资格的人,花一两个小时给你念一份叫“重要事項説明書”的文件。

  • 这是什么: 这份文件超级重要,里面包含了关于这个房子的所有好与不好的信息。比如,房子有没有发生过事故(自杀、火灾等)、土地有没有法律限制(比如不能随便改建)、周围有没有嫌恶设施(比如垃圾场、墓地)等等。
  • 为什么会犯错: 全是专业术语和法律条文,而且是用日语快速念的。很多外国人听得云里雾里,觉得反正中介都说没问题,就稀里糊涂地签字了。
  • 怎么办:
    1. 提前要复印件: 要求中介提前几天把这份文件给你,自己用翻译软件慢慢看,把不懂的地方圈出来。
    2. 带个翻译: 如果日语没那么好,签约时最好带一个懂行的朋友或者付费翻译。
    3. 大胆提问: 听不懂就当场打断,问!“这是什么意思?”“那条对我有什么影响?”。别不好意思,这关系到你几千万的投资。

错误七:对邻里关系和社区规则掉以轻心

日本是个非常讲究“和”的社会,邻里关系和社区规则比你想象的要重要。

  • 垃圾分类: 这是最基本的。扔错时间、扔错类别,真的会有人找上门来。每个区的规定都不一样。
  • 噪音问题: 日本房子隔音普遍一般,晚上小孩跑跳、大声说话、用吸尘器,都可能引起邻居不满。
  • 町内会 (ちょうないかい): 很多社区有“町内会”或“自治会”,需要交点会费,参加一些社区活动,轮流当个班长什么的。虽然不是强制,但不参加可能会被认为“不合群”。
  • 怎么办: 看房的时候,白天去一次,晚上再去一次。感受一下周围的氛围,看看公告栏上有没有什么特别的通知或抱怨。问问中介这个小区的居民特点,比如是老人多还是有小孩的家庭多。

最后总结一下:

在日本买房,千万别急。多看、多问、多学。找一个靠谱、有耐心、愿意为你解释清楚的中介至关重要。把钱算清楚,把房子研究透,把合同搞明白。

这过程虽然繁琐,但当你拿到钥匙,走进自己亲手挑选的家时,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祝你顺利!

创建时间: 08-11 14:27:17更新时间: 08-12 03: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