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复杂的道德决策权交给机器人,是否代表着人类在逃避自身的道德责任?

Elfi Jäckel
Elfi Jäckel
Data scientist building AI-powered applications. 数据科学家,开发AI应用。AI搭載アプリ開発データ科学者。Datenwissenschaftler für KI-Apps.

好的,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聊聊,这样会更清楚一些。

把道德难题丢给机器人,是偷懒还是更负责?

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很多人都有这个担心。简单说,这事儿得分两面看,既可能是一种逃避,也可能是一种更高级的责任担当。


1. 什么时候是“逃避责任”?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我们想当“甩手掌柜”的时候。

想象一下,一个自动驾驶汽车在路上遇到一个极端情况:要么撞上左边的两个老人,要么撞上右边的一个小孩,刹车来不及了。这是一个经典的“电车难题”。

如果我们把这个决定完全交给汽车的AI,然后说:“是车自己选的,不关我的事。” 这就是典型的逃避责任。

因为这个决定背后牵涉的生命价值判断,本该由人类社会来承担。如果我们只是因为问题太棘手、太折磨人,就干脆把它丢给一个没有感情的程序,然后假装自己是无辜的,那我们确实是在逃避。就像小组作业里最难啃的骨头,谁都不想碰,最后丢给一个“机器人组员”,出了错就都怪它。


2. 什么时候反而是“更负责”?

但换个角度想,人类在紧急关头做出的道德判断,真的就那么可靠吗?

  • 人会恐慌: 在上述的撞车瞬间,驾驶员可能大脑一片空白,最终造成的后果说不定更糟。
  • 人有偏见: 人类的判断会受到各种潜意识偏见的影响。
  • 信息有限: 人在瞬间只能处理极少的信息。

而一个设计精良的机器人或AI,可以:

  • 绝对冷静: 严格按照预设的程序执行。
  • 处理海量数据: 瞬间计算出不同选择的成功率、风险和后果。
  • 遵循最优准则: 它的决策逻辑,可以是我们人类社会在冷静、理智的状态下,经过深思熟虑、反复辩论后共同制定的。

从这个角度看,将决策权交给一个能更好执行我们集体道德意志的工具,恰恰是一种更负责任的表现。 这就像我们选择让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外科医生来做手术,而不是让一个紧张的医学院学生来主刀一样。我们是在选择成功率更高、风险更低的方案。


核心:责任并没有消失,而是“转移”了

所以,关键点来了:道德责任并没有消失,它只是从“现场决策”的责任,转移到了“前期设计”和“后期监管”的责任。

  1. 设计的责任: 我们的责任,变成了“我们应该为机器人设定什么样的道德准则?”。这需要整个社会,包括哲学家、科学家、法律专家和普通民众,一起参与讨论,制定出一套尽可能公平、合理的规则。这个过程,比任何一个个体在紧急情况下的直觉判断,要严肃和复杂得多。这是一种更宏大、更前置的道德责任。

  2. 监管和问责的责任: 当机器人犯错时,我们不能说“这是机器人的错”。我们需要一个清晰的问责体系:是程序员的逻辑漏洞?是制造商的质量问题?还是所有者使用不当?责任链条必须清晰。如果我们能建立起这样的体系,就不是逃避,而是在构建一种新的责任文化。

结论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

将复杂的道德决策权交给机器人,本身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是否也想把“责任”一并交出去。

  • 如果我们只是想找个“背锅侠”,那无疑是在逃避
  • 但如果我们是为了通过设计更优的规则、建立更完善的体系来更好地应对这些道德困境,那这恰恰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对人类文明未来负责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