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得两头说,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既给了我们放大镜,也给了我们万花筒。
从好的方面说,确实让真相更容易被揭示了:
-
人人都是“目击者”:以前你想拍个UFO,得正好是个摄影爱好者,还得正好带了相机。现在呢?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像素还挺高。只要天上有点啥动静,立马就能掏出来拍,视频、照片分分钟上传。目击证据的数量,可以说是爆炸式增长。
-
信息传播快,没法捂:过去,某个地方出现UFO事件,可能就当地报纸角落里提一嘴,或者干脆就被当成谣言压下去了。现在不一样了,一个清晰的视频只要发到网上,几小时内就能传遍全球。官方想完全封锁或者忽视,压力会非常大。你看美国军方这几年不也开始公布一些报告和视频了么?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民间关注度太高,捂不住了。
-
全球爱好者能“联机”:以前你是个UFO爱好者,可能就是自己买几本杂志看,感觉像个孤岛。现在通过论坛、社交群组,全世界的同好都能聚在一起分析、讨论。你在这边拍到个东西,另一边可能就有人用专业软件帮你分析视频真伪,或者有人发现这东西跟几年前另一个国家的目击报告很像。这种“集体智慧”的力量是过去无法想象的。
但从坏的方面说,它也让水变得更浑了:
-
造假门槛太低:这是最要命的一点。现在的电脑特效、视频剪辑软件,甚至AI绘画和视频生成工具,都太强大了。一个懂点技术的人,在自己卧室里就能做出以假乱真的UFO视频。很多时候,一段视频火了半天,最后才被大神扒出来是某个软件的模板或者CG作品。这让普通人根本分不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
算法让你“沉迷”:社交媒体的算法,推荐给你的都是你喜欢看的东西。你一旦点开了一个UFO的视频,它就会给你推送成百上千个类似的。这里面真假混杂,但大部分都是博眼球的、夸张的、甚至是纯粹编造的。你看得越多,就越觉得“UFO满天飞”,形成一个“信息茧房”,在虚假信息里越陷越深。
-
“噪音”盖过了“信号”:因为假视频、误认(比如把无人机、星星、风筝当成UFO)的信息实在太多了,就像一个巨大的垃圾场。就算里面真的藏着一两颗钻石(真实的、有价值的线索),也很容易被海量的垃圾给淹没掉。专业的研究者想从这里面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工作量比以前大了无数倍。
所以,总的来说:
互联网让**“可能性”变多了,我们能接触到的信息和证据确实史无前例地多。但同时,它也让“分辨”**的难度变得史无前例地大。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现在更需要的不是一看到模糊的视频就激动,而是要多一点怀疑精神,多想一想:“这会不会是假的?有没有其他解释?”
可以说,互联网给了我们看到真相的更多机会,但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取决于我们自己有没有一双“火眼金睛”。真相可能就在那里,但把它从信息的海洋里捞出来的难度,比以前大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