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症状,我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定期筛查糖尿病?

嘿,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说明你很有健康意识!很多人都觉得没症状就万事大吉,但糖尿病这个“甜蜜的杀手”早期往往就是静悄悄的,等有症状了可能就有点晚了。

关于什么时候开始筛查,咱们可以分两种情况来看,我给你捋一捋:

一、普适的“年龄”标准

简单来说,就算你没有任何不舒服,也没有任何已知的风险,专家们也建议:

从35岁开始,进行第一次糖尿病筛查。

  • 为什么是35岁? 因为现在大家生活条件好了,但生活习惯(比如久坐、外卖、奶茶)也变了,糖尿病发病的年龄越来越提前。所以,权威机构把建议筛查的年龄从以前的45岁提前到了35岁。
  • 如果检查结果完全正常怎么办? 那太棒了!可以松口气,但别放松警惕。建议每隔1-3年再复查一次。具体隔多久,可以听听医生的建议。

这就像是给你的身体做个年检,到了一定“公里数”了,就得去4S店(医院)检查一下“发动机”(胰岛)和“油路”(血管)了,防患于未然。


二、需要“提前”筛查的高危人群

不过,如果你符合下面任何一个或几个条件,那你就是“高危人群”,就不能再等35岁了,应该立刻、马上就去做个筛查,不管你现在是20岁还是30岁。

你可以对照看看自己有没有“中招”:

  • 体重超标: 这是最重要的一条!尤其是肚子比较大(中心性肥胖)的朋友。你可以简单算一下自己的体重指数(BMI = 体重公斤数 ÷ 身高米数的平方),如果超过24,就要特别小心了。
  • “懒人”生活方式: 平时基本不运动,出门就坐车,上班坐一天,回家就躺着。身体缺乏运动,处理糖分的能力会变差。
  • 家里人有糖尿病: 比如你的父母、亲兄弟姐妹有糖尿病,那你得病的风险就比别人高很多。这事儿有遗传倾向。
  • 有过“不光彩”的体检记录:
    • 查出过高血压,或者正在吃降压药。
    • 查出过高血脂,特别是甘油三酯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低。
    • 体检发现过**“糖尿病前期”**,也就是血糖已经有点偏高,但还没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这是糖尿病给你发的“黄牌警告”,再不注意就要“红牌罚下”了。
  • 女性朋友的特殊情况:
    • 曾经在怀孕时得过**“妊娠期糖尿病”**。
    • 被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 生过巨大儿(出生体重超过8斤)的妈妈。

一句话总结:只要你属于上面任何一类高危人群,就别管年龄了,现在就应该去检查。


筛查都查些什么?很简单!

你可能担心检查很麻烦,其实一点也不。常规的筛查主要就这几项:

  1. 空腹血糖: 最基础的检查。就是你早上不吃饭不喝水,去医院抽个血就行。
  2.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这个更厉害,它能反映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不会因为你检查前一天晚上没吃饭就“作弊”成功。它更能说明问题,而且检查时不用空腹,很方便。

医生会根据你的情况建议做哪一项,或者两项都做。如果结果有点异常,可能还会让你做个“喝糖水”的测试(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来最终确诊。

总而言之,记住两个关键点:

  • 没任何风险,35岁开始查,之后每1-3年查一次。
  • 有任何风险(超重、有家族史、三高等),现在就去查!

花点小钱和一点时间做个筛查,换来一个安心,或者能抓住早期干预的机会,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希望对你有帮助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