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糖友,你问到点子上了。生病这事儿对咱们来说,确实是个大考验,血糖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得特别留神。我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学到的知识,给你捋一捋这里面的道道。
生病时(如感冒、发烧)的血糖管理有什么特别之处?
简单来说,生病时我们的身体进入了“战斗模式”。你可以把感冒病毒想象成入侵的敌人,身体为了打赢这场仗,会动用各种“武器”,其中就包括一些应激激素(比如肾上腺素、皮质醇)。
这些激素本来是好意,为了给身体提供更多能量去战斗,但它们有个副作用——会让你的肝脏释放出更多的葡萄糖,同时还会抵抗胰岛素的工作。
这就导致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即使你生病没胃口,吃得很少,甚至什么都没吃,血糖也可能会一个劲儿地往上飙!
所以,生病时的血糖管理,核心就围绕着应对这个“不吃也升糖”的特殊状况。
生病时的血糖管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记住下面这些,能帮你平稳度过生病期:
三大纪律(必须做到!)
-
千万别擅自停药或停胰岛素! 这是最最最重要的一条!很多人觉得“我不吃饭了,就不用打针/吃药了”,这是非常危险的想法。就像我们上面说的,你的身体正在自己“生产”糖,你比平时更需要药物来控制它。当然,具体剂量可能需要根据血糖情况和医生建议微调,但绝不能直接停掉。
-
加密监测血糖! 平时你可能一天测4次,生病时请把频率提高到每2-4小时测一次。这就像在风暴中开船,你需要不停地看罗盘和海图,才能知道自己在哪,下一步该往哪走。只有掌握了血糖的动态变化,你和医生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
拼命喝水! 发烧、出汗都会让你脱水,而脱水会让血糖更高,形成恶性循环。所以,一定要保证充足的液体摄入,白开水、淡茶水是最好的选择。目标是让你的尿液保持清澈或淡黄色。
八项注意(锦上添花,保驾护航)
-
吃得下,就按时吃。 尽量选择一些好消化的碳水化合物,比如粥、烂面条、苏打饼干、蒸蛋羹等。这能保证你的身体有基本的能量供应,避免因为没吃东西又用了药而导致低血糖。
-
吃不下,就“喝”进去。 如果实在没胃口,或者恶心呕吐,可以尝试喝一些含糖的液体来补充碳水,比如果汁、运动饮料、甚至含糖的可乐(对,你没看错,特殊时期它们是“救急药”)。可以遵循一个“15克碳水”原则,大约每小时补充15克碳水化合物(比如半杯果汁),防止饥饿性酮症。
-
警惕酮症! 这是高血糖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当身体无法利用糖分,就会开始分解脂肪,产生一种叫“酮体”的酸性物质。你可以把它想象成身体燃烧脂肪产生的“废气”,太多了就会中毒。
- 什么时候测酮体? 当你血糖持续高于13.9 mmol/L时,就应该用尿酮试纸或血酮仪测一下。
- 如果发现有酮体,并且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呼吸有烂苹果味等症状,请立即、马上、毫不犹豫地去医院!
-
提前准备一个“病号包”。 就像急救包一样,平时就准备好,以备不时之需。里面可以放:
- 血糖仪、充足的试纸、采血针
- 酮体试纸
- 几瓶果汁或几包饼干
- 体温计
- 你的主治医生的联系方式
-
好好休息。 休息是最好的药,能帮助你的免疫系统更快地战胜病魔。
-
做好记录。 把你的血糖值、吃的/喝的东西、药物剂量、体温、症状都记下来。复诊时带给医生看,这些信息非常宝贵。
-
知道什么时候该求助。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不要硬扛,请及时联系医生或去急诊:
- 连续呕吐或腹泻超过6小时。
- 血糖持续很高(比如>16.7 mmol/L),自己处理后降不下来。
- 尿酮或血酮呈中度或重度阳性。
- 发烧超过38.5℃,且持续不退。
- 感觉呼吸困难、意识模糊、非常虚弱。
-
和你的医生制定一个“生病日计划”。 最好在没生病的时候,就和医生沟通好,万一生病了,胰岛素或药物剂量该如何调整,什么情况下需要联系他。有备无患。
总之,生病对糖友来说是一次“随堂测验”,虽然有点难,但只要我们掌握了规则,小心应对,就一定能安全通过。祝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