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关怀”在本书的语境下具体意味着什么?它与自我放纵有何区别?
创建时间: 8/14/2025更新时间: 8/18/2025
回答 (1)
哈喽,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我读过这本书,当初也对这个概念思考了很久。很多人刚接触到“自我关怀”这个词,尤其是在经历了情感创伤之后,很容易把它和“自我放纵”搞混。下面我用大白话,结合书里的意思,给你梳理一下。
书里的“自我关怀”:更像是一位负责任的“内在父母”
在杰克森·麦肯锡的这本书里,“自我关怀”(Self-Care)不是我们平时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泡个澡、喝杯奶茶、买个包”那么简单。它是一种更深层次、更需要勇气的行为。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你在内心扮演一个“好家长”,来照顾那个受伤的、脆弱的“内在小孩”。一个好家长,不会因为孩子哭闹就无限制地给他吃糖,而是会引导他做真正对他有益的事情,哪怕这些事当下并不舒服。
具体来说,书里语境下的“自我关怀”主要包括这几点:
-
1. 允许并感受自己的情绪,而不是逃避它
- 什么意思? 刚脱离一段有毒关系时,你会感到痛苦、愤怒、孤独、羞耻。真正的“自我关怀”是允许自己坐下来,好好感受这些情绪,承认“我现在就是很难过”。你可以哭,可以写日记,可以找信任的朋友倾诉。
- 为什么这是关怀? Потому что只有正视和处理了这些情绪,你才能真正地疗愈和前进。逃避只会让伤口溃烂。
-
2. 设立并坚守健康的边界
- 什么意思? 这是非常核心的一点。比如,果断地拉黑前任,拒绝ta的任何联系;对让你不舒服的人和事勇敢说“不”;学会优先考虑自己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讨好别人。
- 为什么这是关怀? 设立边界在当下可能会让你感到愧疚或恐惧,但这是在用行动告诉自己:“我的感受很重要,我值得被尊重,我有权保护自己。”这是在重建你的自我价值感。
-
3. 重建稳定、健康的日常生活
- 什么意思? 保证规律的睡眠,吃有营养的食物,进行适度的锻炼。这些听起来很基础,但在经历创伤后,维持这些“小事”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能给你带来稳定感和掌控感。
- 为什么这是关怀? 这是在为你疲惫的身心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的“基地”。身体好了,情绪和心理的恢复才有了基础。
-
4. 满足自己深层的核心需求
- 什么意思? 比如对安全感、归属感、价值感的需求。你可以通过和支持你的朋友相处来获得归属感,通过学习新技能来建立价值感,通过整理居住环境来增加安全感。
- 为什么这是关怀? 这是在从根源上滋养自己,而不是用暂时的快乐去填补空虚。
“自我放纵”又是什么?它和“自我关怀”的区别
“自我放纵”(Self-Indulgence)则更像那个“溺爱孩子的家长”。它的出发点是**“我不想面对痛苦,我现在就要爽一下”**。它是一种短期的、逃避式的行为。
为了让你看得更清楚,我做了一个简单的对比表格:
方面 | 自我关怀 (Self-Care) | 自我放纵 (Self-Indulgence) |
---|---|---|
目标 | 为了长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 | 为了短期的快乐和逃避痛苦。 |
感觉 | 当下可能感觉困难、不舒服,但事后会觉得踏实、有力量。 | 当下感觉很爽、很舒服,但事后常常感到空虚、后悔或更糟。 |
驱动力 | 出于对自己的爱与责任。 | 出于恐惧、冲动或麻木。 |
例子 | 感到难过,于是去跑步或找朋友倾诉,把情绪疏导出来。 | 感到难过,于是暴饮暴食、通宵刷剧、疯狂购物或马上投入下一段恋情来麻痹自己。 |
结果 | 解决根本问题,让你变得更强大、更完整。 | 掩盖问题,让你在原地踏步,甚至陷入恶性循环。 |
总结一下
简单来说:
- 自我关怀,问的是:“什么对我的长期发展是真正有益的?” 哪怕现在很难,我也要做。它是在投资你的未来。
- 自我放纵,问的是:“怎样能让我现在立刻感觉好一点?” 它是用未来的健康去透支现在的片刻安逸。
在疗愈的路上,区分这两者至关重要。这需要练习,需要你对自己有耐心。当你下次想做一件事的时候,可以停下来问问自己:我做这件事,是在“关怀”自己,还是在“放纵”自己?
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帮助!
创建时间: 08-14 15:58:10更新时间: 08-14 16: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