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有多少种类型?

John Stewart
John Stewart
Epidemiologist with 15+ years experience.

你好!关于疱疹,很多人一听到这个词就觉得很害怕,其实它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病毒家族,很多成员你可能都听说过,甚至感染过。咱们用大白话聊聊这个话题。

你可以把“疱疹病毒”想象成一个大家族,里面住着各种各样的“亲戚”,这些亲戚虽然都姓“疱疹”,但脾气和爱待的地方都不太一样。目前发现的主要有8种会感染人类的,我们挑几个最常见的说说:

1. 单纯疱疹病毒 (HSV) - 最“出名”的两兄弟

这是大家最常说的“疱疹”,它主要分为两兄弟:1型和2型。

  • 单纯疱疹病毒1型 (HSV-1)

    • 外号:“感冒疮”、“发热疱”
    • 爱待的地方:主要喜欢待在嘴巴周围,比如嘴唇、鼻子下面。所以很多人压力大、熬夜、感冒发烧后,嘴角起的那些小水泡,多半就是它的杰作。
    • 怎么传染:非常普遍,很多人在小时候就已经通过亲吻、共用餐具等方式感染了。它不一定只待在嘴上,偶尔也会跑到其他地方去。
  • 单纯疱疹病毒2型 (HSV-2)

    • 爱待的地方:主要喜欢待在生殖器区域。
    • 怎么传染:通常被看作是一种通过性行为传播的疾病。
    • 重要提醒:现在1型和2型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了。也就是说,1型也可能导致生殖器疱疹,2型也可能跑到嘴上。所以不能单靠长水泡的位置来判断是哪一型。

这两兄弟的共同点:一旦感染,病毒就会“潜伏”在你身体的神经里,一辈子都赶不走。当你的免疫力下降时(比如生病、劳累、精神紧张),它就可能跑出来捣乱,让你复发。

2.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ZV) - 一生刷两次“存在感”

这个病毒很特别,它会在你人生的不同阶段以两种不同的面貌出现。

  • 第一次见面:水痘
    • 这通常发生在你小时候,就是我们熟知的“出水痘”。全身会起很多发痒的小水泡,传染性很强,但基本上得过一次就终身免疫了。
  • 第二次见面:带状疱疹
    • 外号:“缠腰龙”、“蛇缠疮”
    • 水痘好了之后,病毒并没有消失,而是像HSV那两兄弟一样,悄悄地躲进了你的神经里。几十年后,当你年纪大了、免疫力下降时,它就可能“苏醒”,沿着一条神经跑出来,在你身体的一侧(比如腰部、胸部、面部)搞出一长串又痛又痒的疱疹。这种疼痛感非常剧烈,是它的主要特点。

3. 其他不那么“出名”的家族成员

除了上面这几个,疱疹大家族里还有一些其他的“亲戚”,它们引起的疾病你可能也听过:

  • EB病毒 (HHV-4):它最著名的“作品”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也叫“亲吻病”,通过唾液传播,症状有点像重感冒,会发烧、喉咙痛、非常疲劳。
  • 巨细胞病毒 (CMV / HHV-5):对大多数健康人来说,感染了也没啥症状,或者就是轻微感冒。但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比如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者)和孕妇肚子里的胎儿来说,它可能是个大麻烦。
  • 人类疱疹病毒6型和7型 (HHV-6, HHV-7):这两个是导致婴幼儿“幼儿急疹”的元凶。就是宝宝会先高烧几天,然后烧退了,身上就出一片红疹子。
  • 人类疱疹病毒8型 (HHV-8):也叫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比较少见,主要和一种叫“卡波西肉瘤”的皮肤癌有关,通常发生在免疫系统严重受损的人身上。

总结一下

  • 疱疹是一个庞大的病毒家族,不是单一的一种病。
  • 最常见的是嘴角的单纯疱疹和身上的带状疱疹。
  • 绝大多数人都感染过至少一种疱疹病毒,很多时候甚至自己都不知道。
  • 这个家族最大的特点就是“终身潜伏,伺机复发”。所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免疫力,是和它们和平共处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