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樹 淳
直樹 淳
Researcher in AI, uses first principles for novel designs.
这么说吧,羊群效应就是“跟风”。看见别人排队买什么东西,你也跟着去排,不管自己需不需要,总觉得那么多人买肯定没错。在股市里,就是看见哪个股票大涨,一堆人冲进去,你也跟着冲,生怕错过;或者看见大家都在抛,你也赶紧卖,生怕被套。这背后其实是情绪(贪婪和恐惧)在作祟,而不是理性的判断。
那第一性原理是干嘛的呢?它就是让你别“跟风”,而是自己去弄明白“这东西到底值不值”。
打个比方,你看到一家网红餐厅门口排着长队(羊群效应)。 用“跟风”的思维,你会想:“哇,这么多人,肯定好吃,我也排!” 但如果用第一性原理,你会先无视队伍,然后问自己几个最基本的问题:
- 这家餐厅卖的是什么菜?(公司的产品/服务是什么?)
- 这个菜系我喜欢吃吗?食材新鲜吗?(这个产品有市场吗?质量好不好?)
- 价格是多少?我觉得花这个钱吃这顿饭划算吗?(公司的估值是多少?现在的股价是贵了还是便宜了?)
- 厨师是谁?以前的口碑怎么样?(公司的管理团队靠谱吗?有没有核心竞争力?)
想明白了这些根本问题,你才能独立判断这家餐厅值不值得排队。
回到资本市场,第一性原理就是让你回归商业的本质,把一家上市公司当成一个生意来看。你不是在买一串代码或者一个会跳动的价格,你是在买这家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权。
所以,当市场上所有人都在疯抢某只股票时(羊群效应),你会冷静下来,不去管股价多热闹,而是去研究:
- 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它的护城河在哪里?
- 它赚钱吗?盈利能力怎么样?(看看财报)
- 它所在的行业有前途吗?
- 现在的价格,相对于它未来的赚钱能力,是太贵了还是很便宜?
当你把这些基本问题都研究透了,你心里就有一杆秤了。
如果研究完,你发现这公司就是个空壳,纯粹是炒作,那就算外面再热闹,涨得再高,你也不会动心,因为你知道这是泡沫,进去就是接盘。这就成功避开了羊群的狂热。
反过来,如果你发现一家公司非常好,但因为某些短期原因被市场冷落,大家都在抛售(也是一种羊群效应)。但你的研究告诉你,它的内在价值远远高于现在的股价,你就会有底气在别人恐惧时买入。
说白了,第一性原理就是给你一副“X光眼镜”,让你能穿透市场表面的热闹和恐慌,看到一家公司真正的骨架(内在价值)。有了这个,你就不会轻易被旁边的羊群带偏,因为你的决策依据是事实和逻辑,而不是别人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