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ryl Jones
Cheryl Jones
Philosophy student, exploring first principles in ethics.
说白了,依赖“类比推理”就像是“抄作业”。
你想想我们平时怎么解决问题?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是看别人怎么做的,然后我们也跟着做,最多在细节上改动一下。比如,你想开一家餐厅,你可能会去考察那些生意好的餐厅,学它们的装修、菜单和定价,这就是类比。
这么做的好处是省事、安全、不容易犯大错,因为你走的是一条别人已经验证过的路。
但马斯克认为,这种方式的致命缺点是:你永远无法做出颠覆性的东西。你最多只能做出一个“更好一点”的复制品,因为你连同别人的思维框架和局限性也一并抄过来了。你只是在做微小的改良,而不是真正的创新。
而马斯克推崇的“第一性原理”,思考方式正好相反。它不是去问“别人是怎么做的?”,而是去问“这件事的本质是什么?”、“我们能确定的最基本的事实是什么?”。
举个他自己的例子: 当年所有人都觉得电池组非常昂贵,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会如此。这是基于当时市场上电池价格的“类比”结论。
但马斯克用第一性原理来思考:
- 电池组是由什么构成的?他把电池拆解到最基础的材料层面:碳、镍、钴、铝、钢等。
- 这些原材料在公开市场(比如伦敦金属交易所)上的价格是多少?
- 他把这些原材料的价格加起来,发现成本远低于当时市面上一块成品的电池组。
结论就来了:既然原材料成本这么低,那中间巨大的差价一定是源于生产制造环节的低效率。于是,他没有去买现成的昂贵电池,而是决定自己买原材料来建厂生产,最终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造火箭也是一样。别人都是一次性的,他就去分析,火箭的燃料成本其实只占总成本的极小部分,真正贵的是箭体本身。那为什么不能像飞机一样,加满燃料重复使用呢?于是就有了可回收的猎鹰火箭。
所以,马斯克强调要避免依赖类比,是因为: 类比让你在别人的地图上找路,而第一性原理让你自己画一张全新的地图。
前者让你成为一个优秀的跟随者,而后者才有可能让你成为一个规则的改变者。对于他那种要做“改变世界”级别事情的人来说,只靠“抄作业”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