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乖离率,他是否还使用其他技术指标作为辅助判断,比如成交量、MACD、RSI等?

创建时间: 8/15/2025更新时间: 8/17/2025
回答 (1)

好的,关于人称“B.N.F”的小手川隆的交易手法,我来跟你聊聊我的理解。


核心是乖离率,但绝不只看这一个

说起小手川隆,大家第一反应就是他的“乖离率逆向操作法”。这确实是他最出名、最核心的武器,但如果你觉得他只靠这一个指标就成了传奇,那可就想得太简单了。

一个顶级的交易员,绝对是一个综合决策者,而不是一个只会按一个按钮的机器人。

乖离率是他的“扳机”

你可以这么理解:乖离率 是他用来寻找目标的“雷达”。当他看到一只股票的股价,尤其是短时间内,大幅偏离了它的25日移动平均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25日线),比如暴跌了20%-30%,乖离率变得非常大。这时候,他的雷达就“哔哔”作响了。

这就好比一根橡皮筋,你把它拉得太长,它总有往回弹的趋势。小手川隆就是专门去抓这个“反弹”的瞬间。这是他的核心切入点,也就是扣动扳机的时机

除了乖离率,他更看重这些

但是,在扣动扳机之前,他一定会看下面这些东西来确认“这个目标值不值得打”。

1. 整体市场情绪(大盘的好坏)

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他不是一个只盯着个股看的人。他会同时开着好几个屏幕,密切关注日经225指数、期货指数甚至美国道琼斯指数的走势。

  • 简单来说: 他在判断现在是“顺风”还是“逆风”。
  • 举个例子: 如果整个大盘都在恐慌性暴跌,那他就算看到某只股票乖离率很大,也可能不会轻易去接,因为“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大盘不好,个股的反弹可能会非常弱,甚至继续跌。反之,如果大盘很稳或者正在转好,那么这种个股的反弹成功率就高得多。单只股票是小船,大盘就是潮水。

2. 成交量(市场参与者的态度)

成交量是技术分析的“灵魂”。小手川隆不可能不看它。

  • 暴跌时: 如果股价在短期内放着巨量暴跌,这说明市场出现了极度的恐慌,很多不坚定的筹码都被“洗”出去了。这种情况下,一旦企稳,反弹的力度往往很强,因为想卖的人都卖得差不多了。
  • 反弹时: 他买入后,会观察反弹时成交量是否能温和放大。如果反弹缩量,说明追涨的人不多,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3. 板块轮动(哪个行业在风口上)

他是一个对市场热点和板块轮动极其敏感的人。他不会随便找一只股票,而是会关注当前市场资金在追逐哪些板块,又在抛弃哪些板块。

  • 他更倾向于在当时的热门板块里,寻找因为突发利空或者恐慌而被“错杀”的股票。因为这样的股票关注度高,一旦市场情绪稳定,资金会很快回流,反弹也最快。

那 MACD、RSI 这些呢?

关于他是否使用 MACD、RSI 这种“摆动指标”,在目前所有公开的访谈和资料里,几乎没有明确提到过

我们可以推测一下为什么:

  • 指标的滞后性: 像 MACD 这种趋势指标,对于他那种抢急速反弹的超短线交易来说,信号可能有点慢。等 MACD 形成金叉,股价可能已经反弹一大截了。
  • 风格不符: 他的方法更偏向于“裸K线”加上核心的均线乖离判断,是一种更直接、更原始的情绪判断。他关注的是价格和均线之间最直观的关系,以及成交量所体现的能量,而不是经过复杂计算得出的衍生指标。RSI 虽然也是超买超卖指标,但其核心逻辑与乖离率有相似之处,对他来说可能是一种信息冗余。

总结一下

所以,回答你的问题:除了乖离率,他绝对使用了其他技术分析工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盘趋势判断”和“成交量分析”。同时,他对市场的整体情绪和板块热度的把握,更是他成功的关键。

你可以把他想象成一个顶级的猎人:

  • 乖离率 是他瞄准猎物的准星。
  • 大盘和成交量 是他判断开枪前,对风向、天气和森林整体动静的观察。
  • MACD/RSI 这些,可能就像一些更精细的工具,但他这个级别的猎人,可能更相信自己对环境最直接的感知,而不是看仪表盘。

他的成功,是把一个简单的核心逻辑(乖离率),放在一个复杂、完整的市场分析体系里去执行的结果。

创建时间: 08-15 09:52:57更新时间: 08-15 11: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