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17年的风味特点与配方有何独特之处?

Raghav Sharaf
Raghav Sharaf
Global whisky writer and tasting competition judge.

啊,响17年,这可是个好问题,也是很多威士忌爱好者心中的一个“白月光”了。我尽量用大白话跟你聊聊这瓶酒到底好在哪儿。

首先,我们说说它的风味,也就是喝起来、闻起来是什么感觉。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非常优雅、有内涵的东方绅士,而不是一个粗犷的壮汉。

  • 闻起来: 你把杯子凑到鼻子前,闻到的不是刺鼻的酒精味,而是一股很舒服的复合香气。有很明显的花香、熟透了的水果香(比如杏子、甜瓜),还有一点蜂蜜和奶油的甜味。整个香气很高级、很和谐,让人忍不住想赶紧喝一口。

  • 喝到嘴里: 这是最见功力的地方。入口非常顺滑,几乎感觉不到酒精的刺激感,就像丝绸滑过舌头一样。然后,各种味道会像画卷一样慢慢展开。先是闻到的那种水果甜味,紧接着,会慢慢浮现出一些更深沉的味道,比如太妃糖、一点点肉桂或者丁香之类的香料味,还有最特别的——一丝淡淡的檀香或焚香的味道。这种味道非常东方,非常“禅”,是它标志性的味道之一。

  • 余味: 喝下去之后,嘴里的香气不会马上消失,而是会持续很久,悠长而温暖。主要是橡木和香料的味道,非常舒服。

总的来说,响17年的风味特点就是 “极致的平衡与和谐”。它不像苏格兰有些威士忌那样烟熏味很重,也不像美国波本那样甜得直接,它把花香、果香、木香、香料味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多一分则腻,少一分则淡,一切都刚刚好。


那这种独特的风味是怎么来的呢?这就得说到它独特的配方了。

你可以把“响”这个牌子想象成一个顶级的交响乐团,而响17年就是他们演奏的一首名曲。这首曲子之所以好听,是因为乐团里有各种顶级的乐手和乐器,并且由一个伟大的指挥家把它们完美地组合在了一起。

  1. “乐团”的构成(调和基础):

    • 山崎(Yamazaki)麦芽威士忌: 这是乐团的主旋律,提供了丰富的水果风味和醇厚的基础,就像小提琴首席。
    • 白州(Hakushu)麦芽威士忌: 这像是乐团里的长笛,带来清爽的草本气息,甚至一丝微弱的烟熏感,给整个“乐曲”增加了高音和清新的层次。
    • 知多(Chita)谷物威士忌: 这位是“和声”或“画布”,它的作用就是把山崎和白州这两种个性强烈的麦芽威士忌完美地“粘合”在一起,让整体口感变得无比顺滑、和谐。
  2. “乐器”的特色(橡木桶): 光有好的乐手还不行,乐器也很关键。威士忌的风味很大程度上来自陈年用的橡木桶。响17年用了好几种桶,但最画龙点睛的是一种非常特别的桶:

    • 水楢桶(Mizunara Oak): 这就是响17年“东方禅意”的秘密武器。这是一种日本特有的橡木,非常稀有且难以处理,但它能赋予威士忌一种非常独特的东方韵味,就是我们前面说到的檀香、伽罗熏香那样的感觉。这是欧美威士忌里几乎找不到的味道。除了水楢桶,它还用了赋予甜美果干味的雪莉桶和带来香草奶油味的美国白橡木桶。
  3. “指挥家”的艺术(调酒师): 三得利(Suntory)的调酒师团队就是那个伟大的指挥家。他们从酒厂海量的原酒中,精挑细选出至少陈年了17年以上的,来自不同蒸馏厂、不同橡木桶的酒液,然后以绝妙的比例将它们调和在一起。这种调和是艺术,而不是简单的混合。正是这种艺术,才创造出了响17年那种无可挑剔的平衡感。

所以,响17年的独特之处,简单总结就是:用山崎、白州、知多三家酒厂的优质原酒做基础,通过对包括“水楢桶”在内的多种橡木桶的巧妙运用,再经由调酒大师的艺术之手,创造出的一种具有东方神韵、极致平衡的味觉体验。

可惜的是,因为高年份的原酒库存严重不足,响17年在2018年已经宣布停产了,现在市面上的都是存货,价格也水涨船高,这也让它更多了一层传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