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格与巴菲特如何讨论错误的投资决策?他们采用了哪些反思机制?
芒格和巴菲特是怎么聊投资失误的?他们用啥办法反思?
嘿,你问芒格和巴菲特怎么处理投资上的错误决策,这是个好问题。我自己也投过资,学过他们的东西,觉得他们的方法特别实用。简单说,他们俩不是那种藏着掖着的人,而是公开聊错误,还用一些聪明的方式来反思,避免下次再犯。让我一步步给你讲讲,像聊天一样,容易懂。
他们怎么讨论错误的投资?
巴菲特和芒格这对老搭档,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年会上,或者在股东信里,经常直球聊他们的投资失误。不是抱怨,而是像在分享教训。比如:
- 巴菲特会公开承认错误:他在年报里写过买错股票的事儿,比如上世纪90年代买了Dexter Shoe公司,结果因为竞争太猛亏了钱。他会说:“这是我的错,我没看清长远风险。” 这不是自责秀,而是让大家看到,投资大佬也犯错,但关键是学到东西。
- 芒格更爱用逆向思维:芒格这老头儿(他现在快100了)总说“反过来想”,意思是别只想怎么成功,多想想怎么失败。他和巴菲特聊天时,会问:“我们为什么会错?是忽略了啥?” 他们俩的对话像老朋友吐槽,但每次都挖根儿。比如,芒格批评过巴菲特早年买纺织厂的决定,说那是“愚蠢的错误”,但他们用这个来提醒自己,别被短期诱惑骗了。
他们不把错误当耻辱,而是当“学费”。巴菲特说过:“错误是投资的一部分,但别重复同一个错误。” 这俩人聊天时,焦点是“为什么错”,而不是“谁的锅”。
他们用哪些反思机制?
反思是他们的核心武器,不是随便想想,而是有套路的。像我自己学他们,也试着用这些方法审视我的投资。以下是他们常用的几招,超级实用:
-
事后分析(Post-Mortem):买错东西后,他们会坐下来复盘。问几个问题:决策时我假设了啥?哪些假设错了?外部因素(如市场变化)怎么影响的?比如,巴菲特反思过买IBM股票的失误,说他低估了科技行业的快速变化。这机制帮他们找出盲点,避免下次重蹈覆辙。
-
心理模型和认知偏差检查:芒格超级推崇这个。他收集了一堆“思维模型”,比如经济学、心理学啥的,用来检查决策。常见错误像“确认偏差”(只看支持自己观点的东西),他们会问:“我是不是太乐观了,没看到风险?” 巴菲特也用这个,强调“安全边际”——别买太贵的股票,就算错了也有缓冲。
-
长期视角和学习循环:他们不急于一时,而是把错误当成长期学习的一部分。芒格说:“聪明人从别人的错误中学,傻瓜从自己的中学。” 但他们俩更狠,从自己和别人的错误都学。每年年会,他们会回顾过去决策,调整策略。比如,早期他们投纺织业亏了,后来转向消费品和保险,就因为反思了那些教训。
总的来说,这俩人把反思当成投资哲学的核心。不是高大上的理论,就是老实承认错、挖根源、改掉坏习惯。如果你也投钱,试试他们的方法:每次亏了,别生气,写下来为什么错,下次避开。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决策越来越靠谱。有什么具体例子想问,我再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