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纳瓦尔说“快乐在于游戏,而非结果”?

嘿,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算是纳瓦尔思想里一个核心的“心法”了。

简单来说,这句话的意思是:真正让我们感到持续幸福的,不是达成某个目标后那一瞬间的快感,而是在追求这个目标过程中,我们每天的努力、学习和进步。

我试着用几个生活中的比喻来帮你理解,这样会更直观一些。


把人生想象成一场电子游戏

想象一下你在玩一个超好玩的大型角色扮演游戏,比如《塞尔达传说》或者《艾尔登法环》。

  • 结果导向(只看结果):你的目标是打败最终BOSS。在这个模式下,路上的所有小怪、谜题、风景,对你来说都是“烦人的障碍”。你只想用最快的方式通关,拿到那个“恭喜你,游戏通关!”的画面。但当你真的通关后,可能会感到一阵空虚:“啊?就这?然后呢?”

  • 过程导向(享受游戏):你的目标也是打败最终BOSS,但你更享受整个过程。你喜欢探索地图的每一个角落,欣赏美丽的风景;你享受每一次解开谜题的成就感;你享受不断练习,终于打败一个之前让你头疼的小BOSS的喜悦;你享受每一次“升级”时,给自己加点的快乐。

纳瓦尔说的“快乐在于游戏”,就是第二种心态。人生的最终“结果”(比如死亡、或者某个终极目标)是确定的,但过程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和乐趣。如果你只盯着终点,你就错过了沿途所有的风景和宝藏。


为什么“游戏”比“结果”更重要?

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来拆解一下:

1. 把幸福的遥控器拿回自己手里

  • 结果是不可控的:你想升职加薪,但可能遇到公司架构调整;你想创业成功,但可能遇到市场变化。很多结果都受到运气、环境、他人的影响。如果你把全部的快乐都押在这些你无法完全掌控的事情上,你就会经常感到焦虑和无力。
  • 游戏是可控的:但是,你每天是否努力工作、是否去学习新技能、是否去锻炼身体……这些“过程”或者说“游戏”,是你100%可以掌控的。当你把快乐建立在“我今天又学到了一个新知识”、“我今天又坚持跑了5公里”这种可控的事情上时,你的幸福感会非常稳定和踏实。

2. 结果的快乐很短暂,像吃了一口甜点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享乐适应”(Hedonic Adaptation),说白了就是“习惯了”。

你拼命想买一辆车,买到手的那天你超级开心。但一个月后呢?它就只是一个代步工具了。你拼命想考上一个好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你激动得睡不着。但开学一个月后呢?你又要开始为期末考试烦恼了。

结果带来的快乐就像甜点,很爽,但很快就没了,甚至会让你想吃更多。 而享受过程的快乐,更像是健康的日常饮食,它会持续不断地滋养你,让你成为一个更强大、更充实的人。

3. “游戏”本身,才是真正塑造你的东西

我们再回到玩游戏的比喻。

通关后,你得到的只是一个“通关”的标签。但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你学会了策略、锻炼了反应能力、培养了耐心和毅力。 这些能力会伴随你,让你在玩下一个游戏时变得更厉害。

人生也是一样。

  • 你创业失败了(结果糟糕)。但在这个过程中,你学会了如何管理团队、如何跟客户沟通、如何做产品(游戏过程中的收获)。这些东西远比“成功”那个标签更有价值。
  • 你学画画,目标是画出一幅杰作(结果)。但在这个过程中,你培养了审美、学会了观察世界、获得了内心的平静(游戏过程中的收获)。即使你最终没画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作品,这个过程也已经极大地丰富了你的生命。

总结一下

所以,纳瓦尔这句话其实是在给我们一个转换心态的建议:

不要把人生看成是一系列需要“完成”的任务清单,而要把它看成是一场可以尽情“玩耍”的无限游戏。

把注意力从“我什么时候才能得到XXX”转移到“今天的我,如何能把这件事玩得更开心、做得更好一点点?”

当你真正开始享受“玩”的过程——学习的乐趣、创造的乐趣、解决问题的乐趣、与人协作的乐趣——你会发现,幸福不再是一个遥远的目标,它就在你的每一个当下。而那些好的“结果”,往往会在你玩得尽兴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出现,成为一个惊喜的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