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borah Beckmann
Deborah Beckmann
Professor of economics, researching historical financial events.
哈喽!关于“郁金香狂热”是不是最早的资产泡沫和金融危机,这事儿聊起来很有意思。
简单直接的答案是:是的,它通常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个有详细记载的投机性资产泡沫,并且最终导致了局部性的金融危机。
为了让你更好地理解,我打个比方来解释一下整个过程。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想象一下,在17世纪的荷兰,那可是当时世界的“华尔街”。突然,一种叫“郁金香”的东方花卉传了过来,尤其是那些带有漂亮花纹的稀有品种,一下子成了有钱人炫耀身份的“奢侈品包包”。
第一阶段:正常的市场
- 一开始,郁金香确实很稀有,价格贵点也正常。有钱人买来放在自家花园里,跟朋友炫耀:“看,我家有最新款的‘永远的奥古斯都’!”
第二阶段:泡沫吹起来了
- 慢慢地,一些聪明人发现,这玩意儿的价格一直在涨啊!他们开始买郁金香,不是为了种,而是为了等价格更高的时候卖出去赚钱。这就是投机。
- 消息传开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游戏。不只是富商,连普通的手艺人、农民,甚至女仆都开始拿出自己的积蓄,甚至抵押房产去买郁金香球茎。
- 大家都不关心这朵花到底好不好看,只关心它明天能卖多少钱。价格开始脱离实际价值,一路狂飙。一个稀有品种的球茎,价格可以换到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一栋豪宅!这就是典型的资产泡沫。
第三阶段:疯狂的顶峰与“空中交易”
- 因为郁金香球茎在冬天是不能挖出来的,人们甚至发明了“期货交易”。大家交易的不是真实的球茎,而是一张“购买凭证”,约定来年春天再交货。这让交易变得更加疯狂,因为你连实物都不用看到,就可以买卖好几手了。
泡沫为什么会破裂?
就像你吹一个气球,总有吹到极限的时候。
第四阶段:崩盘!
- 到了1637年2月,价格高到离谱,已经没人愿意再接盘了。突然有一天,在一次拍卖会上,一个球茎流拍了——没人出价。
- 这个消息像病毒一样迅速传开。所有人都意识到,手里的“宝贝”可能一文不值。恐慌开始了!
- 大家疯狂地抛售手里的郁金香合约和球茎,但根本没人买。价格一落千丈,99%的价值瞬间蒸发。
这算金融危机吗?
- 算的,但规模没现在这么大。
- 崩盘后,无数人血本无归,特别是那些借钱、抵押房子参与投机的人,直接破产了。很多人手里只有一张无法兑现的“购买凭pre-commit证”和一堆不值钱的烂球茎。
- 这种大规模的个人破产,导致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一连串的债务违约,虽然它没有摧毁整个荷兰的经济(因为荷兰当时家底太厚了),但它在当时确实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和经济动荡,所以称之为一次金融危机是合适的。
一点补充(更像老鸟的看法)
现在也有些历史学家认为,郁金香狂热的“危机”程度可能被后来的作家夸大了,说它对整个荷兰经济的冲击并没有传说中那么致命。他们觉得,这更像是一场主要局限在部分富裕阶层和投机者之间的小范围风暴。
但无论如何,郁金香狂热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如此生动、如此深刻地展示了当投机欲望压倒理性时,会发生多么荒谬和可怕的事情。
所以直到今天,每当人们讨论比特币、房地产或者某只被爆炒的股票时,总会有人提起这个400年前的荷兰故事,来提醒大家:“嘿,小心点,别忘了当年的郁金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