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富分配不均的社会中,比特币是加剧还是缓解了不平等?

Odette Dufour-Gauthier
Odette Dufour-Gauthier
PhD student in cryptography.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其实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因为它就像一把双刃剑,从不同角度看,结论完全不一样。

咱们先说说它可能缓解不平等的一面:

  1. 降低了金融门槛:想象一下,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开个银行账户是件麻烦事,需要各种证明。但比特币不一样,你只要有网、有台智能手机,就能拥有一个比特币钱包。它让那些被传统银行系统排斥在外的人,也能参与到全球金融活动中,能存钱、能转账,这在某种程度上给了他们一个公平的机会。

  2. 资产保护:如果你生活在一个经济不稳定、货币疯狂贬值的国家,政府一句话就可能让你的存款变成废纸。比特币因为不属于任何国家或银行,你的资产(只要你保管好私钥)就是你自己的,没人能随便冻结或抢走。这对普通人来说,是一种保护自己财富的强大工具。

  3. 透明和开放:比特币的每一笔交易都记录在公开的账本上(区块链),虽然是匿名的,但流向是可查的。这比很多传统金融里的暗箱操作要透明得多。


但是,它加剧不平等的一面,可能更现实,也更明显:

  1. 先发优势巨大:这是最关键的一点。最早参与比特币的那批人,可能只是出于兴趣,用着普通电脑就挖到了成千上万个。当时比特币几乎一文不值。而现在,一个比特币的价格是几万美元。这导致了财富的极度集中,早期玩家和后来者之间的财富差距是鸿沟级别的。一个新人现在想靠比特币实现和早期玩家一样的财富增长,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创造了一批新的“数字贵族”。

  2. 知识和信息的壁垒:虽然使用门槛低,但“安全使用”的门槛很高。你需要理解什么是钱包、公钥、私钥,怎么防范诈骗和黑客。普通人一不小心就可能把币弄丢,而且找不回来。富人则可以花钱请专家来管理他们的数字资产,但普通人只能自己摸索,风险不成正比。

  3. “挖矿”的中心化:以前人人都能“挖矿”,现在不行了。挖矿已经变成了一个重资产的产业,需要庞大的资金购买专业的矿机、消耗巨大的电力。这事儿已经成了大公司、大资本的游戏,普通人早就出局了。这意味着新比特币的产生,也是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4. 富人的新游戏:当比特币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后,它也成了传统富豪们资产配置的一部分。他们有雄厚的资本,可以影响市场价格,通过买卖来收割后来者的“韭菜”。结果就是,钱还是从风险承受能力低的人手里,流向了风险承受能力高的人手里。

总的来说:

比特币的理想是创造一个更公平、更开放的金融世界。但在现实中,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放大了人类社会已有的不平等。

它确实为一些被传统金融体系遗忘的人提供了机会,但也因为巨大的先发优势和资本的介入,创造了新的、甚至更悬殊的贫富差距。它并没有真正地把财富从富人那里重新分配给穷人,更多的是让一小部分早期参与者和已经很有钱的人,变得更加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