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社会集体信任崩溃,比特币的价值是否也会随之消散?

Diane Barnes-Waters
Diane Barnes-Waters
Crypto market analyst.

这个问题特别有意思,答案不是简单的“是”或“否”,得看“社会集体信任崩溃”到底崩溃到什么程度。

咱们可以想象两种“崩溃”的场景,这样就很好理解了。

第一种情况:金融层面的信任崩溃

这种情况更像是我们现在担心的“信任危机”。比如,大家突然不再信任某个国家的政府了,觉得他们会随便印钱,导致自己手里的钞票(比如美元、人民币)越来越不值钱。或者,大家不信任银行了,担心银行会倒闭,自己存的钱取不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比特币的价值不但不会消散,反而可能会暴涨

为什么呢?因为比特币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应对这种“不信任”。

  • 它不靠政府或银行。 它的运行规则是写死在代码里的,谁也改不了。总量就那么多,不会像央行一样今天想印多少就印多少。
  • 它属于你自己。 只要你保管好你的私钥(相当于密码),你的比特币就在你自己手里,银行倒闭、国家制裁都拿不走。

所以,当人们对传统的金融体系失去信心时,就会寻找一个“避风港”。以前这个避风港是黄金,现在很多人认为,比特币就是“数字黄金”。大家会把不信任的法定货币,换成他们认为更可靠的比特币。这时候,买的人多了,它的价值自然就上去了。

简单说,比特币的价值,恰恰建立在对传统中心化机构(政府、银行)“不信任”的基础上。

第二种情况:文明层面的彻底崩溃

这种情况就严重得多了,像是电影里演的那种末日场景。社会秩序完全崩坏,没有了法律,电力和网络也瘫痪了,人们回到了最原始的生存状态,关心的是下一顿饭在哪,如何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在这种情况下,比特币的价值会彻底归零

道理很简单:

  • 比特币依赖于基础设施。 它需要电、需要互联网才能运行、转账和交易。如果这些都没了,比特币就成了一串你电脑里无法访问、毫无用处的代码。
  • 生存是第一需求。 当你的命都快保不住的时候,你最需要的是一罐罐头、一瓶干净的水、一把能防身的武器,而不是一串数字。那时候,最有价值的是实实在在的物资。谁会拿一袋大米去换你的比特币呢?根本不可能。

总结一下我的看法:

比特币像是金融体系这艘大船上的一个“救生艇”。当大船(传统金融体系)出现漏水、可能要沉的迹象时(金融信任危机),很多人会抢着上这个救生艇,救生艇的价值就凸显了。

但如果整个海洋(人类文明)都蒸发了,到处都是一片荒漠,那给你一个再结实的救生艇又有什么用呢?你划不动,也无处可去。

所以,比特币的价值可以不依赖于对某个政府或银行的信任,但它必须依赖于一个最基本的、有电力、有网络、有交易需求的现代文明社会的存在。 如果连这个基础都崩塌了,那它的价值也就随之消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