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日本的“防灾地图”(Hazard Map)来评估一个地区面临的自然灾害(地震、水灾、海啸)风险?

创建时间: 8/11/2025更新时间: 8/16/2025
回答 (1)

好的,没问题。在日本生活,特别是考虑买房这种大事,看懂“防灾地图”(ハザードマップ / Hazard Map)确实是一项必备技能。这玩意儿看着复杂,但其实只要抓住几个要点,普通人也能轻松看懂。

下面我就以一个在日本住了挺久,也研究过这东西的“过来人”身份,给你掰扯掰扯怎么看这个地图。


咱们先搞明白,“防灾地图”是啥?

简单说,这就是一份由你所在地区的市、区、町、村政府(也就是“市区町村”)制作的“灾害预想图”。它不是咒你家会出事,而是基于科学数据,告诉你“如果发生了XX级别的灾害,你家这片儿可能会有多危险”。

它通常不是一张图,而是一套图,分别对应不同的灾害,最常见的就是:洪水、地震、海啸

在哪儿能找到这个地图?

有两个最方便的途径:

  1. 直接去你所在区政府的官网找。 这是最精准的。在Google里搜“[你所在城市+区名] ハザードマップ”(例如:“世田谷区 ハザードマップ”),通常第一个结果就是。你可以下载PDF版,非常详细。
  2. 使用国土交通省的全国通用查询网站。
    • 重ねるハザードマップ (Kasuneru Hazard Map):这个网站超级好用,可以像叠图层一样,把洪水、泥石流、海啸等不同灾害的风险图叠加在你家地址上,一目了然。
    • わがまちハザードマップ (Wagamachi Hazard Map):这个网站可以帮你链接到你所在地区的具体防灾地图页面。

如何解读不同类型的灾害风险?

下面我们分门别类,看看每种地图要重点关注什么。

1. 水灾篇(洪水ハザードマップ)

这是最直观、也最常用的一种地图。日本河流多,暴雨也多,所以水灾风险是买房时必须考虑的。

你要看懂的核心是“颜色”。地图会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最大可能淹多深”(最大想定浸水深 - Saidai Sōtei Shinsuishin)。

通常的颜色规律是这样的(具体看你所在地区的图例):

  • 黄色 (0.5m以下):水深到成人脚踝或小腿。一楼可能会进水,但问题不大。
  • 橙色 (0.5m ~ 3.0m):这是个关键范围。
    • 1.0m左右:水深到成人腰部,一楼基本就废了,走路都困难。
    • 3.0m左右:水深能淹没一层楼!如果你住在一楼,就非常危险了。
  • 红色 (3.0m ~ 5.0m):水深能淹到二楼。住公寓的二楼也不安全了。
  • 紫色/深红色 (5.0m以上):非常危险的区域。可能整栋楼都会被淹掉大半。

看图小贴士:

  • 不光看颜色,还要看“家屋倒壊等氾濫想定区域”:有些地图上会用斜线或者特殊标记画出一些区域。这表示“不仅水深,而且水流很急,可能把木造房屋冲垮”的区域。这种地方就算你住二楼也极其危险。
  • 找找你家附近的“避难所”(避難場所):地图上会标出紧急避难的学校、体育馆等。看看从你家过去的路线上,有没有经过颜色很深的危险区域。

2. 地震篇(地震ハザードマップ)

地震地图比水灾的要复杂一点,因为它通常包含好几个维度的信息。

A. 摇晃强度图(揺れやすさマップ)

这张图告诉你,在同样一场大地震中,你家这块地“容不容易晃得更厉害”。

  • 看什么? 看地基类型。一般来说,山边、高地的硬地基(岩盘地)比较稳,不容易晃。而河边、海边、填海造地的软地基(冲积平原),就像一块大果冻,地震波传来时会被放大,晃得更厉害。
  • 怎么判断? 地图上通常会用颜色或指数表示“摇晃放大率”。数值越高、颜色越深,说明你家脚下的地越“软”,震感会越强。
B. 房屋倒塌风险图(建物倒壊危険度マップ)

这张图结合了“摇晃强度”和“区域内老旧房屋的密集度”。

  • 看什么? 看风险等级。颜色越深或等级越高的区域,意味着“软地基 + 老房子多”。即使你家是新盖的抗震房,但如果周围都是一震就可能倒的老房子,倒下来可能会堵住你的逃生路线,或者引发火灾。
C. 土壤液化风险图(液状化危険度マップ)

这个非常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沿海和沿河地区!

  • 啥是土壤液化? 简单说,就是地震时,含水量高的沙土地会瞬间变得像烂泥一样,失去支撑力。房子会下沉、倾斜,地下的水管、煤气管会断裂。
  • 看什么? 地图会用颜色标出“液化可能性高/中/低”的区域。所有填海造陆的区域(比如东京湾岸的很多地方)都要特别关注这张图。

看图小贴士:

  • 地震风险不能只看地图,还要结合建筑物的“建筑年代”。日本在1981年实施了《新耐震基准》,2000年又对木造建筑有了更严格的标准。所以,买房时一定要确认房子是“新耐震”标准之后盖的。
  • 一个“新耐震”的房子,建在“摇晃强度低、无液化风险”的硬地基上,是最理想的。

3. 海啸篇(津波ハザードマップ)

如果你考虑在沿海城市买房,这张图是保命图,必须看!

核心要看懂两件事:

  1. 海啸能淹多高?(津波浸水深)

    • 和洪水地图一样,用颜色表示海啸来临时,你家所在位置的水深。30厘米的海啸就能把人冲倒,1米高的海啸就能摧毁木造房屋。所以,只要你家在有颜色的区域内,都必须严肃对待。
  2. 海啸多久能到?(津波到達時間)

    • 这张图会用等时线告诉你,大地震发生后,第一波海啸预计在多少分钟内到达你所在的海岸。这是你的黄金逃生时间!是3分钟还是30分钟,差别太大了。

看图小贴士:

  • 找“海啸避难建筑”(津波避難ビル):地图上会标出一些高大坚固的建筑物,作为紧急避难点。记下离你家最近的几个。
  • 海拔高度也很重要:除了看地图,也要了解你家所在地的实际海拔。有时候,哪怕离海不远,但如果地势高,也可能在安全区内。

总结一下,拿到防灾地图后,你应该怎么做?

  1. 定位你家:在地图上找到你心仪的房子或你家的准确位置。
  2. 看颜色,查图例
    • 水灾图:颜色深不深?淹到几楼?
    • 地震图:脚下地基软不软?会不会液化?周围老房子多不多?
    • 海啸图:在不在淹水范围内?能淹多高?有多少时间跑?
  3. 规划逃生路线:看看去避难所的路安全吗?会不会路过更危险的区域?
  4. 综合判断,而不是一票否决
    • 在日本,想找到一个“零风险”的地方几乎不可能。
    • 地图上的“高风险”不代表房子就不能买。比如,一个在洪水高风险区的公寓,如果你买的是高层(比如5楼以上),那洪水本身对你的直接威胁就很小了(但要考虑水电中断)。
    • 关键是**“知己知彼”**。了解了风险,你才能做出对应的准备,比如买足额的保险、准备好防灾包、和家人约定好紧急联络方式等。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到你!看懂防灾地图,不是为了吓唬自己,而是为了让你和家人在日本的生活更安心、更从容。

创建时间: 08-11 12:04:53更新时间: 08-12 02:06:10